见那晚更加圆满,洒落的月光彷彿像在地上洩了一地水银。皓月在郑克臧眼里幻化作陈梦蝶那如玉无瑕的脸庞,蔽月的轻云也像极了半掩额头的瀏海。
郑克臧的心弦彷彿再被陈梦蝶所拨动,又微微地震颤着。这种特别的感觉,一直持续到皎洁的明月在淡蓝天空中成了隐约的一抹残影。
至于陈梦蝶呢?
同一天夜里,陈梦蝶步履轻盈地踩着庭园地上的青石板,来到了那晚郑克臧所站立的石灯旁,望着同一轮明月。突然一阵清风迎面吹彿,陈梦蝶见那黑暗之中花影微动,心里忽然荡漾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三百年后,台湾出现一首描述少女如诗情怀的台语歌谣,或许最能贴切詮释陈梦蝶当时的心境吧!
那首歌谣是这样唱的:
独夜无伴守灯下,清风对面吹;十七八岁未出嫁,见到少年家。果然标緻面肉白,谁家人子弟;想欲问他惊歹势,心内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