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于是奇怪地问他出了什么事,巴金先生答道:“鸣凤必须得死啊。”(鸣凤是〈家,春,秋〉中的一个角色),夫人不以为意,对丈夫劝说道:“你不让她死不就完了。”巴金先生痛苦地摇头答道:我想了很长时间,但鸣凤还是得死啊。”
当一个角色被竖立之后,他的命运和生活便是由故事中的情节和环境所决定,写作者只是将这个过程用自已的笔表现在读者面前,而不能因自已的个人情感和喜好而擅自改变,即使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这,也就是大作家和流行文字传递者的重要区别之一。
我的写作水平当然远远无法和巴金先生相提并论,而且各方面的差距可以用天地来形容,但和现今大多数天马行空,不讲逻辑,没有常识,只有媚俗恶搞的泡沫文学相比,我更愿意学习巴金先生的写作态度。
所以,对于感情戏描写毫无把握的我暂时将《棋之正道》放了下来而改写《我本寂寞》,因为,出于对围棋的敬畏和对棋手的尊敬,我不想让我的读者们认为现实中的棋手个人生活和演艺圈明星没什么两样。
由于创作时间极为接近,所以,读者感觉这两本书中有很多其本设定相似是难免的。
不过若是认真去分析,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最重要的就是主角的性格和作事态度:《我本寂寞》中的王子明是一个极为被动的避世者,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他不担心被他人误解,也不愿意踏入世俗间的纷争,因为他对名誉地位,金钱财富等等全不在意,一心只想过自已平淡如水的生活,即便在感情生活上也从不主动争取。
《棋之正道》中的王仲明则更象一个游戏人间的世外高人,虽然一样在众人面前将自已的真实身份深深藏起,但却从来不回避面前的挑战,甚至会主动出击,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
其次,双方新的栖身地的区别:虽然都是棋社,但王子明在乌鹭社中只是客居身份,并不需要参与棋社的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在书中所要展示的,只能是他过人的围棋天赋和高超的个人实力;而在《棋之正道》中棋胜楼一开始便是北京最大的棋社之一,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竞争者,王仲明不仅身处其中,而且还是棋胜楼的成员之一,棋社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和他有着扯不开的关系,因此,在这本书中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主角在围棋上的才华,还要包括如管理,人际关系,同业竞争,未来发展等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所要涵盖的内容要远远比之《我本寂寞》为广。
《棋之正道》是我所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我希望它会成为一本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