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金文小篆到今天的楷书,都可以看出“羌”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一个侧面“人”,是显著的“人饰羊首”的图腾标识。
《说文解字》曰:“羌,西戎牧羊人也。”这些都说明羌族是西北一个崇拜羊的游牧民族。
羊性格温顺和善,食草而不与人争食,更不会伤害人,肉可食皮可衣。所以,古人祭祀时供桌上总要摆上羊,供桌(象形字为“示”)示+羊=祥,杀羊上供就是“吉祥”。
爱屋及乌,杀羊到人,崇拜羊的羌族人便彻底倒霉。甲骨文卜辞中有不少“羌”字,都是将羌人当祭祀品砍杀、焚烧、活埋的记载,其中最多的一次有1000个羌人被同时杀戮当供品。
甲骨文金文中还有一些画着绳索的“羌”字,楷书写作“”,表示的应该是被俘虏的羌人。
既然有了专门表示羌人俘虏的文字,可以推断应该还有许多关押羌人的集中营。
羊被驯化在中国已经有6000多年历史,羊肉是先民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火烧整羊今天叫烤全羊,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甲骨文“羔”字就是最好的见证:上面一只羊,下面四点火,正好一个烤全羊的白描。
先民生活离不开羊,他们以羊为富,以羊为美,只要粘上羊的边儿,心里就会美滋滋的,所以羊+大=美。
古人喜欢羊,离不开羊,吃完了羊肉常常将羊骨头作为饰品,甚至将羊角戴在头上。
然而,美丽的东西往往最容易受伤,“羌”的异体字“姜”命运更惨。《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是说“姜”、“羌”本是一字,当姓氏时称之“姜”,为族名时称之“羌”。
还可以这样说,“姜”是女羌,“羌”是男羌,在母系氏族时代女姜比男羌地位更高。但是文字改革之后,“姜”的意义不再代表女羌,只代表人的姓氏“姜”姓。
“若羌”顾名思义是羌族人居住的地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秦汉时期,这里的主要居民为罗布人,羌族人被赶到了南部山区的古婼羌国。
从隋唐开始,若羌境内的羌族人神秘消失,回鹘逐渐成为若羌的主要民族,罗布人和吐蕃人、突厥人等逐渐被回鹘人所融合。
元明以后又有回、藏等民族迁入,如今的若羌县截止2005年底统计,汉族人占59。47%,维吾尔族人占36。89%,还有回、蒙、满、东乡等民族,就是找不到羌族人的影子。若羌无羌,如“姜”的命运一样徒有虚名。
若羌的羌族人悄然失踪,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