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合力都对付不了的西汉军如今全军对上了刘备,那巨大的压力叫刘备等人感觉有些喘不过来气。
是明知不敌还死战到底,还是做个识时务的俊杰,这对其他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但对刘备来说,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马峤、向朗、魏延这些人,改换门庭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相反的,投到刘福门下反倒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更加有利。
可刘备就不同了,投降就意味着放弃自己自小就一直坚持的梦想。奋斗了半生的目标,到头来却只是一场镜中花,水中月,说得容易,但真的要做到,却是千难万难。
马峤、向朗都明白此时不能逼迫刘备,除了让刘备自己想通,别人谁说谁倒霉。二人隐隐有些后悔看了关羽命人送来的书信,要是不看,那就不知道此事,到时跟着刘备一条道走到黑也好,还是在战后被俘也罢,自己都只需要随波逐流即可。但现在知道了这件事,那就相当于参与其中,自己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向刘备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可这偏偏是马、向二人此时不愿意叫刘备知晓的。
眼下局势已经逐渐明朗,没有几个人认为刘备还有翻盘的可能。之所以此时还留在刘备的身边,只不过是马、向二人不愿做背主小人罢了。主动投降虽然比被俘投降要得来的好处多一点,但一个背主求荣的恶名却不是什么人都不在乎的。马、向二人都是要脸的人,他们宁愿被西汉军俘虏,也不愿向西汉军主动投诚。若是在乱军中丧命,二人也不会去怨天尤人,只会觉得这是自己命中注定。
留在刘备身边是为了尽一尽为人臣子的本分,可当刘备真的问起二人对眼下局势的看法时,马、向二人都感到有些犯难。
怎么回答呢?照实说?刘备所留的那点信心本来就不多,要是确认获胜无望,保不齐就会干出什么傻事来?到时被人追究,自己二人难免不会被牵连其中。可要是不照实说,说出来的话又有谁会去信?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西汉军都没有被刘备军击败的可能。除非刘福忽然暴毙,那样刘备倒是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可刘福如今吃嘛嘛香,身体好得不得了,就算是跟刘备对耗,刘备也耗不过刘福。
刺杀这种事虽然叫人不齿,但刘备也不是没有命人去施行过。早在开战以前,刘福就一直是敌对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据说在江湖上的悬赏令中,刘福的人头已经开出了三十万两黄金的天价。只是赏金虽高,却无人得到,刘福依然活得活蹦乱跳,而那些试图通过刘福发上一大笔横财的有心人,此时他们坟头的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