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羽也知道讲理讲不过刘福,刘福能言善辩,无理都能搅三分,更何况此事刘福的确有充足的理由。就如刘福所言,一个强大的国家最不想面对的就是分裂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必将损耗元气。以先秦为例,秦始皇一统六国,定鼎中原,那时匈奴犯边,大秦名将蒙恬率兵北伐,一度将匈奴打得狼奔豕突,可等到高祖击败项羽一统天下之后,还是面对匈奴,却出现了白登山之围。不是汉人打不过匈奴,而是因为内耗,使汉人元气大伤,斗不过昔日的对手了。后来经过数代汉帝休养生息,这才恢复了汉人的元气,直到汉武帝时,才重新夺回了上风。
内耗是刘福最不愿意看到的,即便如今大汉周边的异族都很老实,但熟知历史的刘福却也清楚三国虽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但同样对汉人自身的力量却也是极大的消耗。想魏国平定蜀国时,蜀国人口不过十万,而在刘备入蜀时,巴蜀一地光是青壮就近百万,那些人都去了哪里?还不都被内耗这头怪兽给吞食了。
自东汉末至西晋建立,光是让后人耳熟能详的战役就数不胜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那一战没有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青壮,都是以少胜多,都是经典战例,可这背后,却意味着大量的青壮死在了这三场战役中。
官渡之战中的袁绍失去了河北霸主的地位,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失去了天下一统的良机,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失去了恢复中原的可能,在这三场大战中,汉人中的青壮至少有百万人失去了性命。
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到可堪大用,至少需要二十年的光阴,为了争霸天下,无数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最终得利的却只有一个人,这么赔本的买卖刘福又怎么可能会去做。虽然这样会令后人失去许多谈资,可刘福却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仁义道德是对自己人讲的,跟外人讲究仁义道德,在刘福看来纯属脑袋被门夹了,又或者说是被驴给踢了的脑残行为。对待外族时绝对不能怂,你认为宽容可显大国风范,却不知在那些跳梁小丑眼中这只是软弱的表现。就算你真的想要向外人表现自己的容人之量,那也应该是在狠狠教训过那些跳梁小丑过后,再让他们知道招惹了自己的后果绝对不是他们能够承担得起的。一味的软弱,委曲求全,只会令那些跳梁小丑越发嚣张,变本加厉,更会让自己人感到心寒。一旦真到了那种人人只扫门前雪的时候,再有钱也不过是那些跳梁小丑眼中的一块肥肉,任人宰割。
上辈子的刘福是个准愤青,他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