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不过毕竟亲身经历过战乱,她想得更为长远:“先问问宁国公府再说。”
老宁国公还在金陵城内,于排兵布阵这位可是行家,荣氏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家认同。事不宜迟,她赶紧唤下人套上马车,又叫贵叔回来主仆二人亲自往宁国公府赶去。
说来也巧,走到半路心焦之下颇觉闷热,掀开窗帘荣氏见迎面驶来一驾马车。马车乌棚车架也小,看起来颇不打眼,但凭着几十年积累的敏锐直觉,她还是第一眼觉得那车不对。
待到宁国公府,她将此事抛之脑后,将袁恪之事一说,最后掐头去尾连带说出孙女亲事,最主要的是讲明白高皇后带那些兵以及虎符之事。
宁国公也着实大吃一惊,他武将出身且常年立于朝堂,政治敏感度自然远高荣氏。没等冷静下来,他便脱口问道:
“高…祖太子爷可是尚存于世?”
荣氏脸上的惊讶说明了一切,这会她也不扭捏,而是点了头。
然后就见宁国公长舒一口气:“难怪,你可知这几日陛下招我,说西北军之事为其一,最主要还是要将阿宁说与凉国公世子。当时我还颇觉奇怪,如今却是全明白了。”
当下他也不卖关子,而是逐条讲清楚:“前些年我便颇觉奇怪,陛下从未收拢高皇后手中兵卒,而那些士兵将领,也似暗中有双无形之手操控般,这些年未有丝毫紊乱。
实不相瞒,陛下虽看似康健,但毕竟上了岁数,早些年戎马生涯也有些暗疾。他是经过安文帝之乱的,自然知晓幼主登基、主弱而臣强之理。以陛下英明,又怎会留给朱家子孙一个霍乱的大齐朝。”
这些话外人听着似是而非,荣氏却是听明白了。太祖太…子作为陛下兄长,这些年不显山不露水,自是可信之人。以其手中兵力,平衡两领兵的国公府。待新帝登基,也不怕国公府势大。只要军权稳固,江山自然不会乱。
想到这,她反倒担心起了承元帝。毫无疑问那是位明君,锦绣坊有今日、罗四海有今天,也多亏他暗中照拂。
“咱们这岁数尚且无恙,陛下多多保重,大抵也会无事。”
宁国公何尝不盼着如此,左右他无不臣之心,在明君手底下混,总比适应未知帝王要强。不过如今他更愁另一件事:“蓝愈倒是个好的,只是幼时与成国公府有过婚约。你久居金陵,应该也听过那家小姐,莫若教司坊的德音,心计面貌可远非阿宁能比。”
荣氏沉默,这会她无法拿公府媳妇必须要有的贤良淑德来劝慰宁国公。身为女人,且是几乎已成精的女人,她知晓天下男人的通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