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王记》,又称之为《罗阁塔兰尼吉》,成书于12世纪。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编年史形式的长篇梵文叙事诗。记载着古克什米尔地区的政治文化变迁的重要史料。
当然,让陈子云记住这本书的,并不是这本书原本的特殊性,而是牵涉到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窃取敦煌文物的大盗贼斯坦因。
《克什米尔王记》是斯坦因从该地区一个学者的后代身上巧夺豪取而来,也因为在这一次冒险上取得了胜利,促使了斯坦因产生了对中亚地区更大的兴趣,因此频频光临xīn jiāng和甘肃等地,最终被他从敦煌掠去珍贵文物一万多件。
不可否认,斯坦因是研究敦煌文化的第一人,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但他的行为也给华夏人带来极大的耻辱,如今华夏后人在研究自己前人文化时候,竟然还得花大价钱去国外购买拍摄的胶片。陈子云博学,对敦煌文化也有研究,自然对斯坦因这厮熟悉无比,同时又恨之入骨。
第四十章 偃师手记
细想了一下,陈子云发现叶芽的话有些难以理解。他蹙眉说道:“上卷?《克什米尔王记》不是才一卷而已么?”
叶芽脸上依旧露出微讽的笑容,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陈子云的问题。她越是如此,陈子云便越是心痒难耐。每一个研究历史的人,看待历史谜团的眼光,都像是色狼盯上了漂亮的小姑娘,恨不得把她身上的衣服给扒下来,好好玩赏。
叶芽也就是吃准了陈子云这种心态。她好一会才说道:“谁说它是《克什米尔王记》了?我只是说它勉强能够算是《克什米尔王记》的上卷罢了。它记载的东西比《王记》更久远,依照我的估计,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之前吧,可能还要更早一些。记录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克什米尔地区;西亚、印度、xīn jiāng、青藏高原的一些重要东西都有记录,其中还涉及到古羌人的迁徙、佛教的兴起、苯教的起源、象雄古国的文字等等。”
陈子云吞了一口口水。对历史有着丰富知识的陈子云,一下子便被叶芽这话里的两个词给吸引住。一个是苯教,一个是传说之中的象雄古国。
“能让我看一下吗。”陈子云吸了一口气问道。
叶芽慢慢抬起头来,认真地对着陈子云说道:“可以。不过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得拿我感兴趣的东西来交换才行。”
陈子云脸上的笑容马上僵住。他愣了一下,才苦笑着问道:“我能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跟你交换的?”
叶芽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你懂的。”说完便埋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