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系列行星:类地行星。通常在恒星的可居住区内。或者自然形成,或者通过改造的行星。拥有合适的大气层,水源,土壤,生物等等。人类能够毫无困难的在M级行星上生存繁衍,并进行活动。
K系列行星:可适性行星,通常在恒星的可居住区。一般为自然形成。拥有大气,水源,土壤,生物等等。但环境十分恶劣,普通人类难以生存。需要通过大量改造,才能使人毫无障碍的生存。
Y系列行星:恶魔级行星,有可能在恒星系内任何区域。环境极其恶劣,拥有大量的辐射,乱流,毒气,或者岩浆,冰川等等。人类无法生存,即使是十分强大的人类,也尽量远离这类星球。
ClassA(气态超巨星):
ClassA行星通常出现在恒星系的外侧或冷区;
直径大多在140;000~10;000;000公里;因地核的高温而辐射出热量
行星表面充满气态的氢及其化合物;因此辐射量低而重力强
典型的ClassA行星就是木星
ClassB(气态巨星):
ClassB行星;与ClassA行星相似;出现在恒星系中的冷区
比ClassA行星略小;直径通常在50;000~140;000公里
地核温度高但辐射的热量不如ClassA行星那么多
行星表面同样充满氢气及其化合物;导致低辐射及强大重力
典型的ClassB行星是土星
ClassC(还原):
ClassC行星通常出现在恒星的可居住区;直径通常在10;000~15;000公里
有浓厚的大气层;因此导致温室效应;
所以ClassC行星的地表温度很高;水都以蒸气型态存在
典型的ClassC行星是金星
ClassD(塑性地表):
ClassD行星通常出现在恒星的可居住区;直径通常在10;000~15;000公里
因为新近形成所以地表成熔融状态;大气层充满氢化物及活性气体
ClassD行星在冷却后会成为ClassC或ClassE行星
ClassE(金属地表):
ClassE行星出现在恒星的可居住区;地核是融化的
通常直径在10;000~15;000公里;大气层仍有氢化物
ClassE行星在冷却后会成为ClassF行星
Cla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