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则有死而已。惟勿枪击我面,坏我容貌。”
林之江对此一代红颜,竟至手颤心悸,下不了毒手。他背过脸,指挥他的卫兵上前。枪声起处,郑苹如连中3枪,血溅荒郊,一位温婉娴淑的女子就此为国殉身,年仅23岁。郑振铎先生曾称颂她:“比死在战场上还要壮烈!”
身后正名
郑苹如之父郑英伯因不愿以出任伪职来保释女儿,听闻郑苹如死讯后一恸成疾,于1941年初抱恨而终。
郑苹如的大弟郑海澄原在日本学习飞行,“七七事变”后,他毅然从日本回国加入国民党抗日军旅,驾机与日寇搏击于长空。1944年1月19日,他在保卫重庆的空战中壮烈牺牲。
郑苹如的未婚夫王汉勋,是郑海澄的空军战友。1939年春,他曾两次写信约郑苹如去香港结婚,但国难当头,郑苹如一再推迟婚约,两人相约抗战胜利后再步入婚礼殿堂。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对恋人为了抗战先后倒下。1944年8月7日,王汉勋在衡山执行军事任务时牺牲,时为上校大队长。如今,郑海澄、王汉勋的名字都镌刻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的纪念碑上。
一直支持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郑苹如的母亲郑华君(木村花子的中国名字)女士于1966年以80高龄病逝于台湾。
汉奸丁默村则因贪色和违反特务条规,声名狼藉,在与李士群的权力争斗中败下阵来,在郑苹如被害不久后便被排挤出汪伪特工总部。抗战胜利后,丁默村被南京国民政府逮捕,于1947年2月在南京被枪决。
张爱玲曾听其夫胡兰成(曾任汪伪宣传部次长)讲述过郑苹如施美人计的情由,于是她以这个故事为蓝本,写成了小说《色戒》,从女性的角度对故事主人公之间扑朔迷离的感情加以渲染。然而,小说毕竟替代不了事实,现实中年青的烈士郑苹如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诗篇。
郑苹如以身报国的内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为外界所知,郑苹如本人则被诬陷为“迷恋汉奸情人”,死后一度备受谴责。而后事件最终真相大白,郑苹如是舍命除奸的女中豪杰,所谓巾帼不让须眉,这一奇女子的爱国壮举为敌后抗战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第二章 巾帼英豪施剑翘(1)
·施剑翘十年复仇,孙传芳佛堂毙命
·施父施从滨被俘后,孙传芳将其斩首示众,并暴尸三日
·施剑翘以报父仇为条件,嫁与军官施靖公为妻
·孙传芳被北伐军击败,隐修居士林,信佛甚诚
·施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