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线退却,孤军独守松江40天,因众寡悬殊不敌,始护卢退上海,后卢北上依附张作霖。除黄文迪率部投降改编外,方振武、余亚农部到北方投靠冯玉祥,后方发迹为皖主席,余为方之师长。
1924年11月中山先生应邀北上,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国民党人分赴各地说服实力派人物,通电拥护中山先生。王亚樵随柏烈武去河南,于郑州晤见河南督军胡景翼,相语大悦,胡景翼拥护中山先生主张,并委任王亚樵为河南混成旅长。没过多久胡景翼病故,王亚樵不为胡部所容,遂离河南回上海。
1926年国共合作出师北伐,委任常恒芳为安徽宣慰使,王亚樵任副宣慰使,分赴各地宣抚军民拥护北伐,打倒军阀。常恒芳偕李小南、郑青士等到太湖起兵,宣慰使署设太湖。王亚樵偕阚培林、刘醒吾等到洪泽湖起兵,副宣慰使署设高良涧(洪泽)。张在中、朱子云、许志远、魏益三等接受宣抚,起兵千余人,待命攻合肥、安庆以援北伐。安徽军阀陈调元派兵围困王亚樵于洪泽湖,相持数月。直到1927年春王亚樵才率众分路突围,突围后仅余随从十余人赴南京。阚培林、张在中、殷爱棠、刘醒吾等突围至来安水口镇,被陈调元尾追擒获,四人惨遭活埋于水口镇。王亚樵前期十多年活动,历经六次通缉,始终不渝其志。
五
王亚樵突围至南京,正值蒋介石背叛革命,所谓“定都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内定王亚樵出任津浦路护路司令。王亚樵目睹蒋介石倒行逆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围捕屠杀共产党任,无数革命志士遭无辜杀害,国共合作、三大政策一扫殆尽,北伐中道而废,至为伤感。
南京中山公园“奠都典礼”大会,王亚樵由孙科提名,以工人代表名义出席大会。王亚樵在大会发表演说,大意是:国民革命军广州出师北伐,直系吴佩孚主力虽被摧垮,盘踞东南的孙传芳虽被赶走,但大小军阀尤其北方军阀并未扫平。北伐乃孙中山总理遗愿,总理呕心沥血,实现国共合作,容纳共产党人,团结所有国人共赴北伐,兴师北上,军阀闻之而遁,望风披靡,北伐军所向无敌。然一旦疑窦丛生,清共而容军阀,数以万计无辜革命志士、工人、学生惨遭杀害,戈矛所向非敌而我,亲者痛,仇者快,以胜始而以败终。亚樵乃一平凡党人,奔走北伐历有年数,借奠都典礼机会,披肝沥胆,冒言直谏军政领导,以国家民族为重,无忘总理遗愿,保障人权,停止屠杀,团结国人,团结所有革命力量,将北伐进行到底。并高呼:“打倒军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