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军火与押车日军一并埋葬于波涛滚滚的黄浦江中。胡阿毛殉国之年不到30岁,在他牺牲后各界人士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王亚樵亲诵自撰的祭文,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阿毛阿毛,泉台相望。哀哀孤儿,戚戚惶惶。
铁臂锄奸,赤胆心肠。一门孤苦,冥冥无疆!
飞车黄埔,杀倭身亡。哭居西台,酹酒一觞。
春秋义名,忠国何伤!忠毅阁部,史册传芳。
哭君弱冠,妻别离偿。八荒有感,魂梦西厢。
慈母倚闾,血泪沾裳!君骨有灵,享玖蒸尝。
日军白川梦想24小时亡我京沪已成泡影,电呈本国增兵,增援陆战队五六万,再图大举进犯。蒋介石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与日本谈判停战,日本亦见上海缺口不易突破,终于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蒋介石连续命令蔡廷锴、蒋光鼐停战,并调五万余兵力尾随十九路军之后,明令如不停战以“叛国”论处。于是全线停战,“决死军”改为十九路军补充团,余立奎任团长。
四
1932年3月3日,国际联盟行政院作出中日双方停战的决议。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中日两国代表进行谈判。日方凭借在军事上的优势,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及周边地区,继而由日本军队驻守。
就在中日谈判仍在继续之时,日本外相重光葵到上海,决定于借4月29日庆祝“天长节”(日本昭和天皇生日)的机会,在虹口公园举行“淞沪战争祝捷大会”。侵犯中国,又在中国国土庆祝胜利,这是莫大的国家耻辱,民族耻辱!上海爱国军民无比愤慨,当时行政院副院长兼京沪卫戍总司令陈铭枢怀愤密至上海,约蔡廷锴、蒋光鼐等十九路军将领和王亚樵密议对策。决议捣毁“祝捷大会”,洗雪国耻,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但距“天长节”仅10数天,时间紧迫,日本特务又活动频繁,且为了防止不测日军规定“祝捷大会”只准日本人和朝鲜人参加,中国人一概不准入内,面临困难重重。
第六章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二)(5)
王亚樵即命其弟王述樵密约朝鲜革命党人安昌浩在静安寺路沧州饭店密议。1910年朝鲜亡于日本,安昌浩等革命党人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