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说明,炎黄军的声誉一向很好,打算大规模招集百姓,肯定会有不少好处。
可不,炎黄军的告示一公布,成千上万的壮丁开始报名,为了不影响东北的耕种,炎黄军只收成年男子,除非家庭中确实还有劳动力剩余,才允许女人参加。
短短几个月时间,三百万劳力迅速组建而起。
那西伯利亚就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宝库,再多的人,魏晨东也不闲多,亲自给**打去了一个电话,要人,而且是很多的人。
**问需要多少,魏晨东回答,一千万也不闲多。
**二话不说,开始在几个离东北近的省份征招起来,不到一个月,一千万的农民加民兵组成的庞大队伍开入了东北,东北当局进行了登记接收,然后一股脑儿的送到西伯利亚。
魏晨东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做如此动作,他其实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西伯利亚的资源开采到中国来,哪怕是暂时放弃开采国内的资源也在所不惜,毕竟国内的东西放在那里始终都是自己的,而西伯利亚地区,只有开采到了手上,才能算是自己的,虽然炎黄军从苏联人那里勒索了九十九年的开采权,但谁敢保证苏联人就会这般遵守规定。
魏晨东也没想过开采九十九年,可他没那么好心给苏联人客气什么,既然不能用时间来挽回开采力度,那么我就用人力来保障这点,十万不行用百万,百万不行用千万,就此,一场浩浩荡荡的“西伯利亚大开采运动”开始了。
第三四四章 全球归还中国文物(求票票~)
第三四四章全球归还中国文物(求票票~)
现在二战的大致情形已经定型,历史也大幅度改变,日本因为少了中国的牵制,可投入的兵力就更多了,太平洋和东南亚,大洋洲,印度洋地区是他们现下力图争夺的目标。
美英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到亚洲来,在亚洲投入的兵力多了,那么在北非和欧洲用来对德的兵力就少了,对德军的兵力一少,那么德军就有更多的兵力来针对苏联了,而苏联刚被炎黄军砍了一刀,虽然损失不少利益,但却节约了不少兵力,这样,他们就有更大的潜力来应对德国的入侵了。
这样一算起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只要哪个环节出现一些动静,那么,整个战局就会立即发生变化,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