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阿米巴细胞全部死亡了。
难道失败了?
是时间太短来不及变异,还是光强太大?
吴辉无法知道答案,他只好继续这个过程,科学试验就是个试错的过程,也许会失败一千次,但是这些失败有效证明了这一千个方向都是走不通的。
吴辉开始设置大量的试验组,他摆出大量培养皿,每个里面都放上相同数量的阿米巴群落。他给这些培养皿编上号。
其中一号是对照组,会被下达变异指令,但是不会接受任何紫外线照射。
二号则是被下达指令,但是接受最小剂量照射。
后面那些编号会被施加各种不同的照射剂量,照射时间。
每个编号对应的试验条件都被记录好,列成直观的表格。
因为吴辉可以感应到这些阿米巴细胞的状态,所以他连显微镜都不用看,手里掐着秒表,开始挨个试验。
全灭!全灭!还是全灭!
连续几个试验组全军覆灭,不过吴辉也不是没有收获,吴辉将种群衰减数量和照射时间、照射强度做了个关联曲线。
为了得到更平滑的曲线,他特意多增加了几组实验数据,保证数据采集点足够表现特征变化。
对照组仍然没有任何变化!
吴辉通过曲线延伸,获得阿米巴可能承受的照射剂量上限,然后再次通过变压变流仪器调整紫外线照射灯的光强。
他再次设置了几个试验组,从照射上限开始,逐步减弱光强。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照射,几个试验组的种群数量都没有明显衰减,但这并不能证明什么。也许是紫外线强度不足以杀灭阿米巴,也许是它们终于变异出抵抗紫外线的能力。
为了验证是否有哪个试验组发生变异,或者其中哪个细胞发生变异,吴辉不得不进行更繁琐的试验。
因为在自然界中,变异从来都是个体突发性事件,然后通过自然选择,将这种变异扩散至整个种群。
吴辉为了保护这几个实验组中可能发生变异的个体,至少要保证他们不会被自身无法承受的紫外线杀死,他不得不让几个实验组繁殖出足够进行分化试验的种群数量。
又是数量更庞大的实验组、对照组。
每一个实验都会延伸出很多可能,为了寻找这些条件下那可能发生变异的某一个细胞,需要更多的实验,然后又是更多的可能。
像是一个无限分化的‘歧路亡羊’吴辉会用无穷多的实验需要去做。
能怎么办?
吴辉也只能一个个可能去否定,证明某条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