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读地摊文学入迷,满脑子都是境外一些酸溜溜文痞的言论,说什么共军不抗日,只顾抢地盘之类。除了抗日之外,包括后来的解放战争,也有类似的言论。我见过的最可笑的一个说法,说共军所以能够在孟良崮歼灭国军的74师,是靠着押了一大批地主家的小媳妇在前面当炮灰,结果国军士兵不愿意开枪,所以被全歼了。把历史编到这个程度,居然还有人深信不疑,我只能说某些人的逆反心理实在是太过于严重了。
抗战八年,共军建立了1亿居民的根据地,发展出120万的正规军,这是国军十分不忿的事情。但简单想一下就明白了,如果你不是一支坚定抗战的队伍,百姓凭什么支持你?如果如某些人说的,共军只打友军,不打日寇,难道华北、华东的1亿多老百姓都是傻的?他们不知道分辨是非?120万共军都是百姓子弟,共军靠什么赢得了百姓的心?
国共之间的磨擦,伴随着整个抗战的过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无论是国方,还是共方,他们的领导人都是极端聪明的。他们非常清楚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蒋从来也没有信任过毛,毛同样也从来没有任何过蒋。在这种情况下,不磨擦才有鬼。把磨擦的责任归于任何一方都不公平。
历史是由百姓选择的,70多年,在这片国土上,有女学生向国军的英雄献花,也有父老乡亲送自己的子弟当八路,有高呼委员长万岁的民众,也有千里迢迢奔赴延安的学子。国共两党在抗战这个舞台上,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接受着百姓的评判。最终,国军丢掉了江山,共军赢得了民众。不管共军在日后犯过什么样的错误,我们必须承认,当年他们是得到了百姓承认的。
不要认为我们就比我们的爷爷那一代更聪明,当年他们作出的选择,我们没有资格去否认。
以上就是我对于国军抗战与共军抗战这样一个问题的态度。在这本书中,我只想写一个中国人抗战的故事,所以,请各位有着某种强烈政治信仰的读者不必纠结了。
最后,如果各位读者觉得本书的文字还算可以,情节还算生动,人物还算丰满,那就给投几张推荐票,尚未收藏的请加一下收藏。我希望我能够写出一本在起点军事区堪称精品的小说——为了对得起各位读者的厚爱,也为了对得起自己。
纠结的收藏数
拙作已经上传了4个月了,60万字,达到了平均每天更新5000字的承诺。
目前在起点的军事区里,本书一直位居点击榜的前三四名,推荐榜的前六七名,说明这本书还是有人读的,也不枉我天天敲键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