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是景天本身,而是其它什么。
“可能是我们做的灯具很有市场前景吧。这个我也不敢肯定,不过,李经理午饭时给我透露了个小道消息。如果景天能在十年内发展成国内一流的灯具制造商,到那时李氏会想办法把我们的灯推荐到火星移民计划里去。你想啊,飞船上要用灯,到了火星也要用灯,这是多大的买卖,能成的话,我也可以争取一名火星移民的名额。”
陈浪越说越兴奋,涶沫横飞,手舞足蹈,让李洋很看他不起。一个远到没边儿的鱼饵,这家伙就上勾了,能跟火星移民计划沾上边儿的,哪个不是一等一的企业,景天在深圳地区同行业中连名儿都排不上,这份奢望怎么可能实现?
“陈总,我也希望我们景天越做越大。那我先回去准备,你看能不能把上海政府招标的计划书给我研究一下,我心里好有个底儿。”对陈浪这个老头子,李洋是不想多跟他在一块儿瞎侃的。既然事情打听的差不多,也到撤退的时候了。
“好,计划书我一会儿发电子文档给你一份,虽然此次必能成功,但多做准备也是好的。那你先回去吧,对了,不要忘了晚上我们一起去吃个饭。”陈浪到是很大方的放人,不过,吃饭的事儿他依然记的清楚。
“好的,那下班我等您的招呼。”李洋本不想去的,但他总觉得有些话陈浪藏着没说,看来晚上还要再套套话才行。
出了老总办公室,李洋迫使自己大脑清醒些。今天经历的事情太诡异,表面上他突然被人看重,将要发达,其实背后的种种很复杂,看来得花功夫查查李氏的资料。
正文 13 逸之轩
李氏重工能成为全国排名第六的家族式企业,自有它的过人之处。在政府集中精力开发航天科技,把以前牢牢把握在手里的重要大型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开放之初,李氏现在的掌舵人李凯歌先生就非常有远见地参与其中。
当时李氏是做玻璃行当的,实力在国内民营企业里只处于中上游位置,它是第一批跟政府合作的民间企业,懂得坚持,并且能忍受得住诱惑,不占国家的便宜,所以在政府有关部门反复的筛选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国企合营后,最初只是参股,少量的进入管理层,过几年就开始主导管理地位。
一步步把国有企业的实力化入自己的架构,在政府的引导下每年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上缴大量的税赋。把国企交给私人打理,国家当然不会放心,起初总是很艰难,许多实力不下于当时李氏的企业没有坚持到最后。
通过十年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