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在这个时候与母女关系也相差无几,若是入错了门,不但没有任何的臂助,将来还会成为掣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朝堂之上,天不怕地不怕的言官,一般也不敢直接弹劾自己的老师。
永宁候看中的这个人姓程,名程庆山,是如今景帝上位登基时候的太女太傅,拥有帝师之称。程庆山是当代大儒,当年在翰林院盘踞多年,由他当考官的科举就不少,如今朝堂上一半的官员,对着这位老大人也得喊一声程先生。
程庆山在士林清流之中的势力可见一斑,偏偏她还是个知道进退的,在景帝登基之后,眼看着新帝一步步掌握政权,自己便上书告老还乡。景帝强留不受,程庆山却屡次以年老体衰之由再三上书,最后景帝才应允下来。
程庆山虽然已经退出朝堂,但在士林中的影响却并不弱,而这些年来专心著书,更是赢得了天下学子的爱戴。景帝对这位老师也是尊敬有加,别管暗地里怎么想,反正明面上赏赐不断,君臣师生相得,也是明朝的一桩美谈。
永宁候思虑再三,觉得程庆山如今的位置,实在是再安全不过,只要她不是自己作死去掺和那些皇女们的争夺,即使下一任皇帝上位,也不会对这位帝师出手,毕竟这位已经远离朝廷,在民间又备受称誉,无故动手只会让人觉得皇帝心胸狭隘。
再有一个,程庆山虽然是个大儒,但却子嗣单薄,家中妻妾不少,这些年下来,却也只有一个庶出的女儿,还是个半傻的,一向不出现在人前。如今被她带在身边的,却是这位庶出女儿生的嫡出孙女,据说颇有几分才华。
程家第三代也就这么一个孙女,又是程庆山一手教导出来的,永宁候觉得,只要这位孙小姐不是笨的没救,将来也不会将自己扔进火坑。而这位孙小姐的年纪,与孔尚瑾相差无几,两人若是一同读书,也能成为至交好友。
只是以程家的地位,上门想要拜师求学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年程庆山都未开口收徒,也有人猜测程庆山这般作态,也是想让景帝放心。
永宁候私下却觉得,与其说不收徒让景帝放心,还不如说程庆山这些年的精力都放在延续子嗣上头,以程家的情况,恐怕这才是真相。
永宁候会有自信让孔尚瑾求上门去,也是因为当初程庆山与永宁候府有过一些渊源,永宁候府曾经对陷入困境的程庆山伸出援手,虽说已经过去多年,但两家的年礼一直互有往来,只是后来程庆山关门造书,这才渐渐疏远了一些。
程庆山这个人永宁候也是了解,并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再说她对孔尚瑾有几分信心,只要程庆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