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储君争夺战,还不如先把手里头的事情踏踏实实的做好,若是明朝强盛,赵旭也不会让自己的晚年,陷入跟先帝一般的尴尬境地吧。
心中的忧虑一闪而过,孔尚瑾便将这些念头甩出脑袋,毕竟以现在的局势来看,考虑这一切都为之过早。
比起思考远在未来的夺嫡之争,孔尚瑾如今面临的问题更多。
虽然如今户部的人对她颇为善意,但这种善意是建立在威逼利诱的基础上的,若只是她手中那些个把柄的话,对那些人来说,恐怕也是不痛不痒。户部都是人精,她一日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些人就不会真的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这些年明朝还算顺风顺水,但一场大型的战役打下来,国库肯定是空虚的,外加上先帝时期皇女们的夺嫡乱战,内耗的也是有些厉害。
皇帝哭穷不是假话,户部没钱也是真事儿,能够让国库充盈起来,无非是开源节流两种办法。
节流的话,皇帝借着给先帝守丧的机会,将宫中各种供给减半,但这样的做法不过是杯水车薪,毕竟皇帝总不能将官员们的俸禄,军士们的军需都减少了吧,这些才都是大头呢。
开源的话,加重赋税倒是一个办法,但只要不是只顾自己快活的皇帝,显然都不会选择这样的办法。
孔尚瑾一门心思想着开源的办法,只觉得头都破了,可怜她上辈子也当了不短时间的官儿,但那时候人家讲究的人均gdp什么的,更多是摆到那些新兴的产业上头,她主管的也是那一块儿啊,但是现在,你跟人家讲讲互联网,说说网商看,不以为你是个疯子就不错了。
绞尽脑汁的思考之后,孔尚瑾唯一想到的就是,现代十分便宜的玻璃,这时候还是高档货,但可惜的是,她压根没有那个手艺,学生时期倒是应该记过各种化学反应的公式,可怜这么多年过去,早就已经还给老师了。
她倒是记得玻璃好像是沙子炼制而成的,但这要是真的那么简单的话,智慧的人民还用得着花上几千年的时间才给普及。
有时候生产力决定了出现的东西,孔尚瑾压根不是技术女,所以只能将那些不着调的东西抛到脑后。
不过孔尚瑾想不出来,不代表整一个户部的人都想不出来,户部可不是只有一个尚书几个侍郎而已,下头郎中和员外郎主事都能组成一个排,更别说下头不入流的副使和大使了,这些人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