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这就是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这就是大道至简,万变不离其宗?那少女惊呆了,眼前这人的才学足以著书立说,立一家言论于世,传扬万代。
这是在数学上开宗立派,一代宗师的境界!
自己的学识与这人差距太巨大了,太遥远了,大到她都不知道差距在哪里,不知道差距到底有多大。就像仰望星星,只知道很遥远,但具体有多遥远,根本就无法作出估计。
那少女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由于先前的打赌,她还抱着万一的希望,希望李浩有某些偏僻的算术题不会做。
但那少女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当水平达到某个高度时,所谓的偏题、怪题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李浩怎么也是理工类名牌大学的学生,华夏理工,是可以排进全国前五的大学。他岂会被这种小学算术的题目难倒?其实也不全是小学水平,偶尔也有初中的,但这对李浩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分别。
那少女停下笔来,出再多的题也是徒劳的,眼前这人根本不需思考,拿到题目随手就算出了答案,往往答题速度比她出题还快。
更令她吃惊的是,这人不经意间说出不少数学上的专用名词。她完全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她可以看出这人的算术方法自成体系,不属于算经十书的套路,而是在算术上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第十三章书籍赠佳人
那少女对算术上这片未知的天地十分向往,她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只是身为女子,注定无法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的,所以她并不花费太多时间去学四书五经。她的兴趣反而在算术、医学、琴棋书画这类“杂学”之上。“数”也是君子六艺之一,数学也为读书人所推崇,只是在科举至上的社会环境下,没谁在肯在这上面下功夫。
那少女自小跟着一位算术高明的先生学习,直至青出于蓝之后,在这方面几乎找不到交流的对象。而且学完算经十书之后,数学似乎已经登临绝顶,没有继续走下去的道路了。
直到此刻,李浩展示出数学上更广阔的天空,那少女向往不已,如果李浩不是个年轻的男子,她就想当场拜师学艺了。
那少女站起来,向李浩盈盈一福,道:“在李公子眼里鸡兔同笼问题确实是基础,李公子之前所言确非狂妄,而是事实。小女子输了,愿按先前约定,为公子抄诗一首,不知公子喜欢哪首诗。”
李浩笑吟吟看着那少女,“就写《诗经·邶风》中的一首《击鼓》吧。”
“好,我这就写给你……啊?《邶风·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