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我们可不能大意了,”毛泽东来回走了几步,深思着说道,“华北有50多万敌人,不管跑到哪里,将来都会对我们不利。我们必须把他们就地歼灭。”
“可是光靠华北野战军,消灭傅作义可不是一件易事。”周恩来接着说道。
毛泽东点了点头:“是啊。华北野战军虽有40万人,但现在正在两处作战。徐向前的第1兵团3个纵队约15万人,正在包围太原,难以回战平津地区。杨得志的第2兵团和杨成武的第3兵团共6个纵队只有20多万人。”
周恩来走到地图前:“傅作义现在有48个师,除去在归绥和大同有7个师作防守之外,余下的41个师全在以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4个点为枢纽的狭长交通线上,长度大约有600公里。傅作义的想法是: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南逃或西窜。”
“所以说,要想达到就地歼灭华北之敌的目的,就只有林彪提前入关,两部野战军合力分割包围敌人,然后再各个加以歼灭。”毛泽东停顿一下,缓慢地又说,“可是林彪马上入关有困难……”
此时的林彪正在东北休整。
1948年11月16日,他接到了毛泽东征询提前入关意见的电文。他知道这实际上是毛泽东让他尽快动身入关。
但在此时,林彪确实遇到了困难。
虽然在10月下旬,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直接威胁西柏坡之时,林彪可以立即调动正在战场上的第2兵团程子华部星夜入关。但现在情况却有所不同了。
东北解放后,野战军战士中产生了很大的思想波动。许多东北籍战士不愿离开家乡,怕走路太远,同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赢来了家乡的解放,不愿再远涉他乡参加战斗了。而大量解放过来的国民党兵补充进各个部队进一步加大了野战军中的思想混乱性。这些都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作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另外,冬季已经到来,部队的冬大衣、棉帽、棉鞋还没有下发。
林彪在着急。
毛泽东更着急!他又收到一个新情况:傅作义11月4日至6日在南京参加了蒋介石召集的最高军事会议。回到北平后,他立即派一名副官,陪同他的夫人和几个孩子去了重庆。
毛泽东皱紧眉头,南京军事会议的内容和傅作义送夫人去南方的真正意图,虽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举动都跟傅作义即将在北平采取的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毛泽东思索许久。“林彪一定要提前秘密入关,具体时间可于21日或22日出发,东北全军或至少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