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兵
1948年的11月,华北大地上已覆盖了一层茫茫的薄雪。凛冽的朔风从塞外吹来,掀起阵阵白尘。傅作义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火炉里正呼呼地吐着火舌,但他的心境却愈发寒冷起来。在淮海前线,解放军已经歼灭了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也危在旦夕。显然,华北的处境越来越不妙了。也许如此寒冷的天气里,林彪不得不推迟入关的时间了,傅作义这样想。
他确实没有想到,林彪不但没有推迟入关的时间,而且已经提前动身了。随后,在11月27日这一天,毛泽东连续发出了三道命令:第一,令杨成武指挥的华北第3兵团攻歼柴沟堡和万全等地的敌人,从南面和西面对张家口形成包围态势,以便吸引下花园以东和北平附近的敌人向张家口增援;第二,令杨得志指挥的华北第2兵团,由易县、唐县一带开到紫荆关地区集结,待东进的敌人向张家口增援后,以迅速动作进占下花园一线,切断张家口与北平的联系;第三,令程子华指挥的东北部队先遣入关的第2兵团,由平谷向北平西北的南口、康庄和怀来前进,相机作战。
一张大网已经张开。
毛泽东早已清楚地看到:傅作义作为一个地方主义很浓的军人,解放军进兵平绥,无异在断其膀臂,他绝不会坐视而不顾,必定要驰援。因此,趁机将其主力包围、分割于平绥线上,就既抓住了傅系,又拖住了蒋系;既堵住了傅部西逃之退路,又使傅系不能舍弃其嫡系部队而率蒋系部队南逃;同时,还可以转移傅作义的视线,掩护林彪部队秘密入关。
11月29日,杨成武兵团顺利抵达张家口外围的柴沟堡、万全一带。枪声惊破黑夜,转瞬之间,华北西线炮火连天。震惊中外的平津战役正式打响了。
到30日傍晚,解放军以强猛的攻势先后夺取了怀安和万全。这如潮水般的攻势立即惊慌了张家口的守军。守在张家口的正是国民党11兵团的105军,11兵团司令孙兰峰和105军军长袁庆荣闻知解放军已攻破张家口外围,立即脸色大变。他们一面仓促加固防守,一面紧急向傅作义求援。
此时的傅作义正在紧张地关注着来自各处的风吹草动。忽接孙兰峰急报,顿时吃了一惊。这孙兰峰在傅作义眼中是何等人物?那是傅作义最亲信的心腹部将之一。在傅系军队内部,傅作义以下职位最高的就是董其武和孙兰峰二人了。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默认董、孙二人是傅作义的左右膀臂。傅作义几乎所有的战斗,孙兰峰都在其前后同步参与。1933年长城抗战时,孙是傅部第421团团长;太原保卫战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