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军粮城、古北口、密云、怀柔、顺义、通县、张家口、张北、万全、怀安、宣化、涿鹿、新保安、怀来、南口、昌平、门头沟、南苑、丰台、宛平、长辛店、良乡、房山、涿县、大兴、廊坊、武清、安次、静海等无数座城池,逐一丢失,如今仅剩下的北平、天津、塘沽三处的兵力仍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下一步怎么办?
林彪的大军正在日复一日地围聚在仅余的三座城池附近,看来,平津要地,距其失守的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但他不甘心,他还要利用手中这仅有的一点兵力与解放军拼个你死我活。
“寒风虽冷,可是我不惧怕严寒!”想到此,傅作义整了整衣衫,站起身来,在屋子里徘徊起来。
第55节 暂放塘沽打天津
对于华北孤立的五座城池,毛泽东的策略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新保安和张家口已经攻下,接下来必然是塘沽和天津。而塘沽尤为重要。
塘沽,地处天津以东海河的入海口,是华北重要的海运口岸,也是华北国民党军海运南撤的唯一出海口。傅作义将天津、塘沽划为一个防守区,由蒋介石嫡系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任防守司令,陈长捷任副司令。侯镜如守在塘沽,陈长捷则守在天津。由于塘沽对华北国民党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1948年10月以来,以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宋肯堂为首的“先遣指挥部”即进驻这里,督导修筑平津间铁路两侧的护路工事。
侯镜如的第17兵团原本包括林伟俦的第62军和黄翔的第92军,12月初由于平张线上战事紧张,92军调守北平,62军活动在天津以北及塘沽西北地区,此后,唐山的87军又撤入塘沽,使得塘沽守军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外来的87军,一贯被称为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对侯镜如的命令根本就不服从,烦恼得侯镜如一筹莫展。
而且,面对国内局势,侯镜如内心也是焦虑不安的。他本是河南永城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曾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在起义军贺龙部任教导团团长。后来在河南搞兵运工作时被捕,出狱后同中国共产党失去了联系,只好委身于国民党军队之中。1948年8月起,侯镜如的外甥、中共地下党员李介人曾给他带去中共中央的信件,欢迎他能在关键时刻有所作为,伺机起义。这封信在侯镜如心中激起很大波澜,但由于当时他所处的条件尚不成熟,他未敢在部队中有任何流露。
但是,毛泽东不能坐等侯镜如的时机成熟,西部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