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答应你什么,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你话语中的意思我也明白,为天下苍生百姓计,我会三思而后行,但所谓的成佛成魔,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样子,成佛又如何?成魔又如何?不管成什么,总之得活痛快了不是,难道还要任人摆布吗?”
冷谦开口道:“几年前,你便让我到海边打造海船,如今船已造好,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身?”
林麒哈哈笑道:“你我兄弟早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也早早就做了准备,但这一天真的到来了,心中终究不是个滋味,冷兄,我拜托你一件事,你带着我我二位兄长,好友,**,到海边等我,待我了解了这件事,就赶去与你回合,鲛人泪,总是要找的。”
说到这林麒忽地叹息一声道:“其实不管他朱元璋如何,我都是要出海的,又何必撕破了面皮?”(未完待续。)
三百四十八章 面对
应天,如今的南京,已是大明的国都,虽是夜色已深,仍有点点灯火不熄,城中街道房屋粉饰一新,颇有新朝气象,当年朱元璋攻取集庆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朱元璋为做皇帝,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朱元璋征发军民工匠二十多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
寝宫,朱元璋端坐在龙案后,龙案之上满满的都是各地送来的奏折,王朝初创,要料理的事情太多,南方要稳定人心,派遣官吏,北方徐达北伐大军攻下大都,下一步该如何行动,都需要他来**心,朱元璋是个勤勉之人,事事亲力亲为,便是到了这深夜,仍是批驳奏章不停。
寝宫并不奢华,没有雕梁画栋,没有珍贵字画,朱元璋的身后也无宫女侍奉,只有龙案上的一壶清茶,一盏明灯,巡城的更夫梆子声响,惊动正在批阅奏章的朱元璋,揉了揉眼睛,喝了口清茶,问身边侍奉的小太监:“什么时辰了?毛骧在何处?可有消息传来?”
小太监急忙上前跪倒在地道:“回禀陛下,已是子时,毛指挥使刚回来,就在殿外等候。”
朱元璋道:“宣他进来!”
小太监领命而去,不一会毛骧进来,跪倒在地,三呼万岁,朱元璋颇不耐烦的摆摆手,沉声问道:“林麒现在何处?可否进了京城?”
毛骧恭声道:“陛下,缇骑来报,蓝玉带着林麒已然靠近了都城,用不了一个时辰就会赶到。”
朱元璋嗯的一声,点点头,问道:“可都准备好了?”
毛骧道:“清微派,龙门派,崂山的几位仙长带着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