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我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巴甫洛夫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
严字当头——侯宝林教子的故事
侯宝林是著名的相声艺术大师,他在相声界自成一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他的大儿子侯耀华是影视界的明星,小儿子侯耀文是相声界的后起之秀,他们的成才融进了侯宝林的许多心血。
侯宝林对两个儿子从小就严格要求。他常说:“相声是一门综合艺术,不是消愁解闷耍贫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多种知识,是干不好这一行的。”因此,尽管两个儿子小时候在相声表演上都很有才能,但侯宝林却极力反对儿子们荒废学业去说相声。耀文8岁就迷上相声艺术,父亲反对,他就偷偷地学,一招一式已开始有点侯门相声的味道。耀文读初中时,铁路文工团向社会公开招考相声演员,他被一个同学拉去应考。他表演的是刚在北京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优胜奖的段子——《学校采访记》,结果被主考官一眼看中。但侯宝林坚持说:“相声从街头撂地摊,到现在登了大雅之堂,它不再是生活的小丑,生活的调料,而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相声演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要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你初中还没毕业,不适宜当演员。”
文工团的负责同志答应给他补习文化,耀文也表示:要先当好学生,然后再当演员。这时,侯宝林才同意了耀文的要求。
侯耀文成了专业相声演员后,侯宝林对他的要求更严格了,在思想品德上一丝不苟,对艺术则精益求精,从不马虎了事。一次,耀文从外地演出归来,把一家刊物给他拍的“相声表演脸谱剧照”得意地拿给父亲看。谁知侯宝林看了十分生气:“瞧你这些照片中,哪一个有点儿人样!还在杂志上刊登,都不嫌脸红?一个演员要认真严肃从艺,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侯耀文出演《关公战秦琼》,台下反应冷淡。他心中很不自在,便一个劲儿地琢磨着往这个段子中加点“佐料”什么的。他把这一想法说与父亲,想不到侯宝林一脸的严肃,毫不含糊地说:“即使没人乐,演员也不能在台上胡说八道。”
《关公战秦琼》是侯宝林的拿手戏。解放初,侯宝林应邀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说相声,有一次毛主席听完《关公战秦琼》后特别兴奋,特意提出下次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