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思想的错误所在,甚至把他们当作不需要论证的想当然的道理。
这时,我们就要根据我们的自动化思想,提出正反两方面的证据,分析哪些是情感事实(愤怒、悲伤、难过、抑郁等),哪些是认知方面的错误(绝对化的要求、消极的自我评价等),然后关注后者,归纳出一般性的认识。
苏格拉底式的质疑和反诘对我们识别认知错误比较有效,针对自己不合理的、夸张的想法,我们可以对自己进行直截了当地挑战式发问:“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这一观点?”“是否别人都可以失败而惟独你不能?”“是否别人都应该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事情按照你的想法发生?”
当你发现自己的辩护已经变得理屈词穷的时候,你就会真正认识到:我的思想原来是不现实的、没有根据的;我的想法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我必须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3.加强自我言语行为,给予替代性思想
人的思想是内化的语言,以自言自语或者不出声的语句为主。也就是说,我们常常告诉自己的话或句子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并成为支配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认知错误以后,就不能再反复告诉自己这些话或句子,而应该以新的合理的内化语言来替代它。
咨询师让米琪珥大声说出“我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好。我不需要因她们喜欢我而成为一个好人。”就是加强她的自我言语行为,给予替代性思想。少年儿童的思维发展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内部语言尚不如成人那样发达。因此,咨询师要求她出声练习这个替代性的句子,帮助她在遇到交友挫折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当她渐渐熟练使用这一替代性想法后,出声言语就会慢慢转化为不出声的内部言语。
4.去中心化
在对自己的错误认知进行驳斥的同时,要消除我们认为自己是别人注意中心的想法。通常,我们在忧郁和焦虑的时候,很容易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别人的“评头评足”,因此,觉得自己是脆弱的、无力的、失败的。比如,米琪珥本来就有认知错误……“交朋友太困难了,不应该只靠我自己去做这件事。”父母和老师为了减少她的孤单,都会在她伤心时给她额外的补偿,结果强化了她的中心化倾向,并形成恶性循环。
通常,我们在疏导情绪的同时,还要学习正确的技能,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六章反复训练法
一、解释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