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完全不同,老师不像家里的长辈那样对他百般呵护,言听计从,他感到十分不适应,与同学关系紧张,学习也很糟糕。小巴顿明智的父亲感到这种状况不利于小巴顿的健康成长,于是在他刚刚10岁的时候,就把巴顿送到一所寄宿制学校去学习。
这是一所实施军事化管理的封闭式学校,学生们都过着军营型的生活。早晨,只要学校的钟声一响,学生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接下来就是出操跑步,日日如此。如果跟不上学校的节奏,就会受到惩罚。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学校也要求学生用凉水洗漱。学校的伙食也就勉强能算得上是“粗茶淡饭”,与家里的优裕生活相比较,小巴顿简直就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由于条件确实艰苦,小巴顿对这所寄宿学校就更不适应了,每逢星期一早晨要送他去上学的时候,他就大哭大闹,不愿意去上学,希望父亲能给他重新换一所学校。折腾了几个星期之后,小巴顿瘦了很多。心疼他的母亲和姑姑也对他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巴顿的父亲仍然坚定自己的想法,始终认为磨难和锻炼对巴顿这样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一道十分有益的“营养剂”。
巴顿长大成人以后回忆起这段寄宿学校的生活来,还不无感慨地说:“这样的生活使我学会了忍耐和自我锻炼,培养了我坚强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这为他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巴顿成名之后也十分感谢父亲当年给自己吃的这些苦头,让他最终得到了苦尽甘来的硕果。可以想像,一点苦头都不吃、一点委屈都不能受的话,怎能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又怎能耐得住科学研究的辛苦和寂寞呢?正是因为巴顿从小就得到了锻炼,才没有因为其独子的身份沉于溺爱而成为毫无作为的纨绔子弟。
历史上,大凡有所成就者,无不与足够的训练有关: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