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这个误区拿掉。
人活在世界上,做成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人很出色也没上过大学。而且没有上过大学自学以后拿到文凭的,现在也是大量的。你先不要让他在这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恐惧。
第二,在争取考大学这个问题上,要进入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一天到晚用这种思想负担纠缠他的结果,反而有可能学习不好。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什么叫积极的状态呢?就是又非常兴奋的、努力的,同时又没有过度的压力的。就像运动员一样,你不努力,没有那种兴奋状态,出不来好成绩;可是压力过重,也是要失败的。
所以,在考大学的问题上又要引起他的兴奋,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不要让他感到压力很大,如果考不上,就在你那儿没法交待似的,或者在社会上没法交待,不要有这个压力。
第三,启发他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即使不转学,也要设法和升学率比较高的学校的教学方式相联系,使他能够超越自己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学习。
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恰恰不要在升学问题上有那种考不上的恐惧。要在学习方法上和升学率高的学校沟通。绝对不要感到考不上大学有什么压力。
千万别当一个失落的父亲
家长:孩子上大学以后住校,和我相处的时间很短,我不知道他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在想什么?
孩子:我和以前不大一样了,比以前自由多了。我也不愿意回到以前的那种生活了:放学就回家,不敢在外边多玩一会儿。
作者:刚才这个家长很好,孩子也敢讲真话。
你要知道,家长和孩子都有一种相互依恋的心理。如果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有可能孩子离开父母以后,一开始还找不到适应社会的感觉。反过来我们家长也是这样。一直和子女在一起,等子女长大离开自己以后,也找不到感觉,就好像自己失落了。
其实你的那种感受主要还是作父亲的一种失落,当孩子和自己有距离时的一种失落,一种空虚感。你早就应该有这种空虚感才对。
在整个高中期间孩子每天还跟你在一起,没有必要。我认为孩子最好从初中开始住校。我的孩子从初一开始就让他住校,这对孩子绝对是有好处的,特别是我们这种独生子女环境,一定要这样。你这个问题不算什么问题。
孩子的思维很简单,孩子在离开父母的时候,既感到父母很慈爱,很善良,对自己很好,能理解父母的善意;同时,他已经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独自生活的快乐和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