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给欧洲人当过差。因此两人的味蕾对葡萄酒、咖啡之类的东西都还适应。这不在品了一口罗胜递来的葡萄酒后李启新咋了咋嘴道:“很不错嘛。令公子孝敬的?”
“不,从燕京那边弄来的。”罗胜为自己倒了一杯酒道。
“燕京!”李启新惊愕的看了看手中的葡萄酒。然后又喝了一口道:“这味可真地道。怎么做到的?”
“这种高质量的葡萄酒是在葡萄汗里加一定量的糖酿制的。至于方子嘛。是从燕京的法国修士那里弄到的。怎样?还要一点吗?”罗胜举着瓶子问道。
“好的。再来一点。”罗胜将杯凑上前道:“听说福建的商人把咖啡移植到了台湾的阿里山?”
“啊,有这么一回事?好像质量还不错。如果能扩大种植面积的话。或许能成为帝国的另一项重要的出口项目。”罗胜自信的说道。
“稻米、茶叶、橡胶还有现在的咖啡。早年陛下就曾说过那是个宝岛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呢。”李启新颔首感叹道。对于中华朝来说台湾岛在农业上意义远大于其在海运上的位置。到目前为止许多外来的作物,特别是那些从热带来的经济作物都是在台湾岛上率先试种成功的。当然这也同福建商人们的努力脱不了干系。毕竟相对台湾岛而言纬度更底的海南岛有着更为丰厚的条件来种植热带作物。
“那是当然。陛下的决断何时出过差错。”总的来说罗胜是个极富理性的人。但他的理智在孙露的身上却并不适用。因为在罗胜的经验之中帝国的女皇确实从未让他失望过。以至于他对女皇的信任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近乎虔诚的意识。
“这一点我深有同感。”李启新点头附和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怀疑陛下的决断不是吗?”罗胜抬起头向自己的同僚反问道。
李启新听罢当即便像他接待过的欧洲人那样举起酒杯敬道:“为了陛下。”
罗胜见状亦抬了抬手回道:“为了陛下。”
第三百五十六节 进书房黄首相坐镇 访相府陈会长求援
这一夜南京的天气显得异常的闷热。大多数人在这样湿热的夏夜里都没能睡个安稳觉。更何况外头马车的轱辘声仿佛一夜都没有消停过。直至翌日艳阳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