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尊敬的教长,您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只是上帝的仆人。上帝告诉我们要辛苦劳作,要积德行善。而一直以来我们也遵照着神的旨意开垦着弗吉尼亚。我现在只想问问那些中国人,那些异教徒。他们将如何对待我们的信仰。如何对待我们的法律!”老者冷冷的仰起头语调高昂的说道。但他的话语却像是战场上的号角一般激励起了众人的斗志。须知,早在1636年马萨诸塞州的殖民者便已正式通过了一部具有宪法意义的法典——《清教徒法典》。而之后英国在新大陆的各个殖民州亦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州宪法。因此倘若除去主权国家的条件限制。英国美洲殖民地“成文宪法”的出现远早于她的本土。也正是这些带有浓烈宗教色彩的州宪法为另一个时空中的《独立宣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或许此刻中华帝国的宪法在行文的逻辑性与严谨性上要远胜于这些殖民地的州宪法。可在实效性上却是不能与之匹敌的。因为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移民来说宪法代表着他们的信仰、代表着他们的民俗,代表着他们的灵魂。
眼看着老者轻而易举的就调动起了人们的斗志。一旁的弗吉尼亚总督不禁露出了钦佩的神色。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今弗吉尼亚既已被英王抵押给了中国人,他这个总督大人自然也是随时可能卷铺盖走人。虽说总督一职并不是终身制的。但能在富饶的弗吉尼亚多待一天总是件好事。然而刚才人们的表现却清楚的告诉他,在眼前这帮移民的心里什么同胞啊。祖国啊,国王啊之类理由的根本就一文不值。唯一还能让他们心存敬畏的只有高高在上的上帝而已。好在在对待中国人的问题上。教会与总督有着相同的认识。因为他们都是这片土地上的特权者。也都害怕新来的势力会触及到他们的固有利益。于是在发表完煽动人心的演讲之后教长偷偷的向总督使了个眼色。而总督则立即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此刻教会既然已经在舆论上制造了有利于现政府的架势。接下来的事当然就得由他这个弗吉尼亚总督出马了。
想到这里拥有酒桶身材的总督大人当即清了清嗓子向众人宣布道:“诸位。来自中国的特使后天就将到达詹姆斯敦。正如教长所言。我们将热情的迎接特使的到来。但也会静观这些异教徒对上帝的态度。”
正如总督所言,两日后一支由三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护送着中华特使缓缓驶进了詹姆斯敦。诚然德高望重的教长之前在议事厅内发表了激励人心的演讲号召人们要警惕那些黄皮肤的异教徒。不过真到了那一天弗吉尼亚人还是自发的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来迎接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