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枝枝把脑袋埋进枕头里,带了哭腔。
她年岁不小了,名声也不是很好,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可心里就是不甘不愿……
温陵没见过她这么脆弱的样子,叹了口气,拍着她的背安慰:“你再好好想想,我会跟爹商量,让他不要逼你。”
温陵叹着气走出张枝枝的房间,与此同时,赵拾提着食盒走进赵寒灼的房里。
“大人,吃点东西吧。”
“是什么?”
赵寒灼放下竹简问,他烧了两日,陡然清瘦了许多。
赵拾打开食盒,第一回 撒谎:“之前和张家那位姑娘聊天,无意中听她说这家店的粥很好喝,就买了一点回来。”
闻言,赵寒灼掀眸看向他:“我说的话你都当耳旁风了?”
“没有,我记得大人说不喜欢她,嫌她吵。”
“……”
赵寒灼被噎得说不出话,接过那碗粥喝了一口。
粥熬得粘稠软糯,米香四溢,的确比平日吃到的可口许多。
“对了,今日我回来的路上,西街的王媒婆说想给大人说门亲事。”
“噗!”
赵寒灼直接喷了,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从赵拾嘴里听到这种话。
赵拾被喷了一身的饭粒,默默用帕子擦了擦,继续刚刚的话:“王媒婆说,大人年纪轻轻就蓄了胡须,有些显老,若是要觅得姻缘,还是刮了胡子的好。”
“……”
赵寒灼眉头狠狠地抽了抽,却见赵拾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布包:“我帮大人买了刀片回来。”
“……”
赵拾,你家大人只是生了点小病,你要翻天是不是?
第199章 上门提亲
赵寒灼十五岁就入了官场,初时只在县令手下做个小捕快,十六岁时,以一己之力,破了那桩碎尸案,一时声名大噪,做了县令。
为官期间,因过于耿直,将上司得罪了个干净,却深受百姓拥戴。
十八岁时,得先帝亲召入京。
那时先帝已是暮年,由太子楚凌昭辅政,正是楚凌昭一力推举他入了京。
御前召见,十八岁的少年郎自是春风得意,风华卓群,单单是往那儿一站,便叫人无法一开目光。
先帝虽然早知道他的年纪,但见面之后还是惊讶于他的年轻朝气,细细问他身世,才知他出身寒门,母亲早亡,父亲是屠夫,其父因生得高大,又不苟言笑,被街坊四邻以貌取人,暗中编排他父亲是做土匪的料。
十岁时,他村里遭了贼,他父亲正好进城给一大户人家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