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朱元璋曾誉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就是这么一号人,是是当代大学士,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
就这么一个人,谁都琢磨不透朱元璋召他回京是何目的。
楚流烟查明,宋濂的长孙宋慎被牵连到胡惟庸的案子中去,故而迁怒于他。以朱元璋的性子与如此的形式,想来宋濂只要返京,只有死路一条。
楚流烟谁也不说,只身策马去找宋濂,听说此人在城外不远与故人相随。
楚流烟到了城外,按着宋濂仆从告知的地点寻去。
在城北一处草舍之内,宋濂正与几名长相不凡之人一起品酒作诗。
楚流烟急忙进去:宋学士,你怎还有闲情逸致在此饮酒?
哈哈哈哈!高启与刘基哈哈大笑。
楚流烟自然知道,这三人学士不分上下,俱是当今大学士之流,文人墨客趋之若骛的三人,竟然聚在一起,饮酒作乐。
哎呀,我今天早有预感,会有贵人来此,怎样刘兄,我所言非差吧。宋濂哈哈大笑,刘基也乐的自在:是是是,我之过也,这就罚酒一杯。说完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饮干。
宋濂忙把楚流烟迎了进去:平硕王驾到,有失远迎,来,同饮一杯如何?
三人俱为风流人物,自然不会拘泥与男女。楚流烟无奈被拉入席,喝酒三杯。
气氛渐热,这几人皆用竹筷敲打起杯碗来,宋濂还唱上了: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一曲唱罢,三人哈哈大笑,楚流烟也拍了拍手:确实绝妙,不过先生可知,大难临头矣。
宋濂点了点头,并未慌乱:知也。
那先生为何不逃?如今皇上已经派人来寻先生,事不疑迟,还需早早动身哪。
宋濂哈哈大笑,其余二人也皆大笑之。
刘基对着楚流烟说到:王爷,你刚才应该听得景濂所唱之词,皆他心声也。
哈哈,知我者,二兄也。宋濂也哈哈大笑。
楚流烟开始回味刚才宋濂的歌词,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原来宋濂以有死意,而不跑之理或许是因为那些学士们高风亮节的通病吧,需要流芳百世,需要死得其所。
楚流烟也是无奈,终于点点头:宋学士,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辞了。望好自为之,勿送。
三人点头,楚流烟再叹一声,还是走了。
刚走没几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