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最大的阻碍便在爻山,而不是祁岭。”巴图尔皱眉,“爻山作为制高点,横穿祁岭山谷,爻山以北,炎军很难窥视,即使炎军要探查,也很容易被我军发现。所以我军在祁岭的一切动向,不足为虑。现在,难正难在爻山,爻山地表疏松,陡峭险峻,我军不可能攀爬山峰而过,只能选择绕路而行。我现在犹豫的,正是该自西还是自东。”
巴图尔此言一出,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毫无疑问,这是这场战略部署中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我先说自西而行。爻山西侧山脚,距祁岭山谷远,却离炎军大营近。走爻山西线,进入泷西后将面临爻山与天山相距的平地地区,地势开阔平坦,适宜大规模作战,特别是战车兵的优势,可以在此处发挥到最大。”
“若是能发挥战车兵的优势,那自然最好。”乌塔斯眸中有亮光一闪,“天山一带,山地沟壑纵横,少有开阔平坦地形,因此,据说这一次炎军主将在天山的调兵以步兵和骑兵为主,战车兵仅辅之,而我们若是能提前做好战车兵部署,再将战场引入此处,那么纵然炎军的步兵和骑兵再强,也难有胜算。”
“不错。”巴图尔点头,却继续说道:“但这只是优势,西线的劣势也很明显。由于西线路程更长,所以我军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抵达战场。而对于炎军来说,却占据了主场优势,因为从炎军大营奔赴而来只需一段很近的距离。距离所影响的,一方面是两军交汇时各自的战力,但更重要的,是援军和补给。我军不可能一次性出动所有兵力奔赴前线,因为至少要留下足够实力的兵力驻守大营。而战场上,能发挥战车兵优势击退炎军自然最好,但若是一旦处于下风,增派援军很难及时抵达。反观炎军,可以说援兵随叫随到,即使我们真的出动了大规模战车兵,炎军若是破釜沉舟出动所有兵力拼死一战,也未必不能逆转战局。”
“十五年前,炎军在碎石关的死战,至今历历在目。”一位年长的长老叹息了一声。当年,他曾参与碎石关战役,他知道,奋勇的炎军是什么样子。所以他很能理解巴图尔在这方面的顾虑。
“那东线的优势和劣势又是什么?”听完西线的基本情况后,很多人将目光定在了东线上。
“自东而行,最大的优势是路程短,只需半天,便可从爻山口进入泷西。”巴图尔的声音浑厚有力,“此外,这一条路非常通顺,能够保证我方援军和补给都能及时赶到,而炎军反而要经过泷西以东的一片丘陵地区才能到达。所以在路程和援兵补给上,东线与西线正将敌我双方的局面逆转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