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不会再有人记得匈奴帝国,乌孙王国,月氏帝国。
这种前景是美好的,但是需要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却是寻常人难以想象地,其中更存在大量的变数,稍微不甚,就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谨慎,客观,理智,是这一计划最重要的执行因素,帝国只能唱白脸,不能唱黑脸,即使唱了黑脸,那也得赶紧的抹去一切痕迹。
大军告别高句丽王族的领地后,渐渐向东行,从长白山脚下,沿长城回到辽东,中间,谭铭送来了长安的最新情报,张汤死了!
接到消息,李云在瞬间就有些发楞,张汤之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意味着改革的低潮来临了,传统势力将借这机会全面反扑。
对于张汤,李云确实有些惋惜,可是他确实该死,他这样严厉的执法,完全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执法严格也就罢了,你不能被人抓住这样致命小辫子啊!
现在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叹息一声,怒其不争,恨其不力!
第一第五十三节 两难
建元二年,八月初四。
辽东大军回归辽东要塞,各部相继按照编制,在军官们的带领下,重新回归各自的军营。为了奖励他们在演习中的出色表现,李云已下令,所有参演军士休假三日。
因此整个军营中一片欢呼,三天的假期,对于一年中仅仅只有数天假期的普通士兵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
这三天,辽东城注定将成为他们的狂欢之都。
为了让这些辛苦归来的将士,充分的享受,郡尉谭铭也下了命令,这三日内,辽东城全面停止宵禁。
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这三天是难得的狂欢时间,他们不用训练,不用操演,更不用担心被长官责罚,可以尽情的欢呼,尽情的游玩。
但是,中高层军官,以及枢密院却不可能有这机会参与进来了。
由于草原上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因此,原先制定的计划需要大范围的进行修改,按照要求,枢密院必须能够在战争之前,提供给军队至少四套作战方案,其中必须包含了进攻有利情况,进攻失败情况,撤退路线,前进路线,以及攻击点。
他们还需要立刻根据从高句丽人手中得到的最新草原山川地理形势情报,绘出较为标准的草原地图,提供给军方。
可以说,正是由于有枢密院地存在。辽东军地战斗力已经开始发生了质变。
枢密院现在已经开始承担起辽东军队的大脑职责。它发布命令,提供作战方案,绘制地图,整合各种情报,并及时通知军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