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刘彻只看到了战争层面上的优势,政治上的呢?
且不说,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难以管理,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更不说目前帝国严重缺乏地方基层官员,单单是要在现在这样一个时刻批准对南方的征服战争,就必须要先说服保守派。
保守派,是那么容易说服的吗?
答奉当然是否定的。
尽管现在长安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范围的血洗,保守派的声誊和势力大受打击,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势力依旧根深蒂固。
特别是少府大人韩明,韩明可算的上目前在帝国中央最有影响地保守派大臣了,他与其他的保守派不同,出生墨家的他,天生就对改革派的有着严重的深入骨髓的歧视。
他完全继承了墨翟先生对儒家的不屑以及偏见。
在他看来,儒家永远都和先贤们说的一样,他们爱慕虚荣,表面上为国为民,实际上却是采用双重标准。一味要求他人要仁要义,却对自己相当自私。
为了利益,孔子可以出卖好朋友,并训斥反驳他的子贡。更令墨家学子难以忍受的是,儒家居然企图在帝国推行他们地那一套政治理念,其中就包括了将工匠划入三流人等中去。
这简直就是对以手工技巧为生命的墨家子弟最赤裸裸的歧视,是公报私仇!
因此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仇家这一思想观念。现在朝中黄老派。墨派,法派大臣已经团结了起来,他们组成了反儒家改革联盟。
尽管到现在为止,这些官员中官职最大地就是少府韩明(庭尉薄长林勉强算是。但是谁也不能把握住这个墙头草,万金油的真正想法!)但是,其余成员虽然官职不高,却都是把持着一些重要职位,譬如承相府中的主薄,大将军府的兵曹。
这些人地力量团结到一起,足以在庭议中压倒少数远远少于他们地儒家官员,而且到现在为止,朝中两巨头永相武安候以及大将军魏其候态度一直暧昧。典型的谁也不支持,谁也不反对。
在这个情况下,刘彻倘若一意狐行,恐怕只会造成帝国各集团的分裂以及对抗,虽然说天子可以力排众议,推动战争。
但是这些大臣却绝对可以通过消极备战,拖延补给,甚至集体辞官的方式向天子示威。
这情况若发生在唐以后倒还可以通过抽调科举仕子,地方官员地办法来弥补损失。
可是现在是汉初,国家的官獠造血系绕严重匿乏,人才输送机制基本被地方门阀把持,而当今帝国的保守派成员则大都是来自全国的各大小门阀,他们代表的是该门阀的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