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方朔苦恼的时候,刘康和他在历史安排下见面了。
两个人,一个要钱,一个要名,臭味相投之下,一个利益联盟成功的达成了。
作为江淮王世子,刘康有权利拥有三千人以下的卫队,而且还可调动江淮王库府中一半以内地钱财。
而作为辽东枢密校尉,东方朔有权利决定建造大船,并组织舰队。
而作为辽东新的郡守,卫青守成有余,开拓不足,他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来支持海洋事业,但他同样也不反对建造舰队,反正那笔钱不需要他出,甚至连工人地工钱,港口船厂的改建钱,统统都不需要辽东库府来出。
既然如此,李云又说过要大力支持商人进行远洋活动地话,他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高层的有意识松懈下,在官商和资本的结合下,在某些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大量的江南船厂工匠被刘康带到了辽东,巨型战舰开始建造。(①⑥K)
而帝国的内阁以及官员,对此却一无所知。
东方朔眼睛里,现在全是金钱,想想朝鲜的利润,他的口水就已经开始往下流了。
不过,现在他的话题却不是这个,而是关于朝廷对草原的政策“世子殿下,我说,这朝廷也太罗嗦了吧,您看看,我们辽东这些勇士,早就弊不住劲了,可朝廷却还迟迟不下决定,真是令人失望啊,若是老师还在辽东,怕是早带我们打到匈奴人头上去了!”
此时,匈奴等国使节齐聚长安的消息,已天下皆知,在民间,主战派的声音早已甚嚣至上,普通士兵认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世界的老大轮到大汉来做了,既然如此,大汉就不需要什么谈判,直接用刀子去取了自己想要的。
可是朝廷的大臣,却并不想要战争,他们更多的只是想要捞一笔政绩,拿下河套草原,就一切平安了。
闻得此话,刘康是愤慨不已“东方兄,依我看,朝廷那帮大臣,全部都是尸位餐素的家伙,一个个比乌龟还乌龟,打便打嘛,何须罗嗦?”
东方朔也是一个劲的赞同“就是!我辽东十万儿郎,一个就能顶匈奴四个兵,更何况我们还有无敌的铁甲军团,不过,打仗归打仗,大汉现在还没有做好统治那么辽阔的疆域的准备啊!”
刘康道:“也是,打下来了,却没人去治理,确实是个麻烦事,不过,你我出海的话。。。。”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读出一个杀字。
第一第二节 打秋风
走在长安的街道上,李云手里抓着东方朔写给他的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