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主力,进行一系列的后勤工作,只有在最危机的时候,他们才会参加战斗,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意味着,这支军队的末日。
在很久以前,李云还在辽东的时候,就见过骑兵的大规模作战训练。
在那之前,李云在开发铁甲骑兵装甲的时候,由于没见过真正的战斗,他一直一厢情愿的认为,骑兵的作战方式,主要就是重骑兵陷阵,轻骑兵射击,砍杀。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即使装备了马蹬和马鞍,马上稳定射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的大汉骑兵,其主要作战方式也是白仞战。
什么叫白仞战?
答案很简单,面对面的砍,用任何可以用的上的武器砍敌人,在两军交战之后,假如双方都是骑兵,那么还好些,通过不断的冲刷敌人的阵型,利用装备的角弓以及利刀的优势,大汉骑兵,可以一口一口的吃掉敌人。
这在之前的辽东诸场战争,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但是,大汉国精锐的铁甲骑兵,却始终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那就是战马的马力以及战士的体能。
在一般情况下,一匹合格的优秀的重装骑兵战马,每次冲锋,它的马力最多只能维持半个时辰,而且每次战斗后,它都必须休息三天,才可以继续战斗。
至于战士,由于铁浮屠装甲相当的沉重,尽管在设计上,李云已经尽可能的减轻它的重量。
但事实证明,一般的战士,是不可能一个人穿上它的。
在通常情况下,必须由二到三个士兵帮忙,一刻多钟,才可穿上。
而穿上装甲,到上马持枪,这过程又需要一刻钟。
当然,像高远那种整天穿着铁甲,不以为意的家伙实属天顶星人,不必考虑。
因此,在正常的战斗中,一名铁甲骑兵,需要三名辅兵,三匹战马,才可维持持续的战斗需要。
所以,铁甲骑兵的规模,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否则,以目前大汉国的产量,完全可以装备起十万以上的重装骑兵,足可横扫天下,一统世界了。
而且除却这些制约因素之外,实际上,重装骑兵在战斗中的表现,也并不能证明它的价值。
尤其是在和匈奴人的战争中。
根据前方报回的详细战报,每次战斗,铁甲骑兵的斩首数量根本不及轻骑兵,甚至不如步军,这些精锐的昂贵骑士,唯一的作用,就是冲散敌人的密集阵型,分割敌人,凿穿其防御,然后轻骑兵冲锋。在五十步时,轻骑兵将手中拉满的弓射出,步军跟进,轻骑兵下马,拔刀,白仞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