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匈奴人的血已经流的太多了。再流下去,整个匈奴就要灭亡了!
伊稚邪大单于也在内外交困之下,病倒了,现在整个匈奴的唯一希望就是月氏人地十万大军尽快加入到战争中。
但是,尽管月氏人与匈奴有盟约,但他们同样和汉朝人有盟约,因此他们一边不断的借口“道路不通,准备不足”拒绝进入草原。另一方面却和汉朝人不断地眉来眼去。天知道他们会不会达成什么妥协?
所以,匈奴帝国的当务之急,就是立刻将月氏,康居,甚至是车落,大夏,乌孙等国,全部拉到战争中。与汉朝军队决一死战,如此匈奴或许还可以在战火中重新奠定霸主地位。
但是很显然,谁都不是傻瓜,也不是谁都愿意去硬撼已经近乎无敌的大汉远征军。
这场会议注定是无疾而终。
在乌孙内部的有识之士,甚至提出了主动解放奴隶,以化解汉人的威胁。
大昆莫军须靡更是比所有人走的更远,他已经秘密派出了自己的亲妹妹呼伦靡组成的使节团,秘密前往汉朝车骑将军驻地,商谈和平协议。
军须靡清楚,自己不是第一个这么干地,也不会最后一个这么干地。
远在他之前,康居人和大夏人的使团已经到了汉朝的国都长安,而被月氏人灭国的大宛国流亡政府甚至主动跑到了汉朝的密云,要求内附,为大汉国看守边境。
根据秘密消息渠道,月氏这个最初地汉朝盟友,虽然和匈奴达成了共同应对汉朝的协议。
但是,他们更希望汉朝天子亲口许诺,绝不动摇其国家政权的基础——奴隶制度。
只要协议达成,月氏国情愿割地三百里,永不侵犯大汉地一边一民,甚至还可以充当大汉国在西域的代言人,为前往西域的大汉商旅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保护。
草原上,早已经开始变天了。
匈奴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凭借雄厚国力和精锐军队的汉朝。
但是,军须靡并不担心乌孙国的处境,他甚至相信,大汉国和乌孙可以缔结更加亲密的协议,他甚至还可以迎娶到大汉国的公主为妻。
因为,他通过各种情报渠道,清楚的了解到了,大汉国的政治构成,清楚的了解到了,那个叫李云的汉人的地位。
而这个汉人,在当初来过乌孙,有证据表明,他甚至还与乌孙国的明珠——七公主呼伦靡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
在大国的政治博弈中,一份友谊,通常代表了很多,更何况汉人视友谊为生命。
这些日子以来,军须靡并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