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高士廉又将白绫最后卷着的一点拨开,指着最后一行几个姓名道:“杨公请看,还有何人。 ”
杨玄感顺着看去,只见宇文化及,李渊,伍建章三人姓名跃然纸上。 杨玄感急道:“此三人也在其中?”
高士廉道:“杨公若是不信,可以比对笔迹。 ”
杨玄感闻言又仔细看了看三人姓名,点头道:“不错,虽是血字,笔迹却是不差。 ”
高士廉笑道:“如此杨公可以放心了吧。 ”接着道:“蛇无头不行,我等虽为天子讨逆贼,然而当今毕竟年幼,又没有办法出宫起事,所以如今万事皆成,却仍少一如杨公这等皇室宗亲,为主之人。 此时杨公万不可犹豫,迟则宇文太师见迎观德王举事了!”
杨玄感站起身怒道:“杨雄虽勉强可说宗室,却是远支,怎可奉他为主!”当下咬破手指,在伍建章之名后重重写上自己姓名,将白绫拿起交给高士廉道:“高大人,不知何时起事!”
“好!”高士廉击掌贺道:“杨公果然忠义之士!”将白绫收好,放入原先内衣之中,道:“陈铁经营五年,天下大多平静,唯有三处可以起事。 ”
杨玄感道:“高大人请讲。 ”
“第一处乃宇文太师所在幽燕,幽燕之地自罗艺起兵,叛乱至近方平,凭宇文太师手中数十万兵马,可算一股极大地力量。 ”
杨玄感点头道:“不错。 ”
高士廉继续道:“第二处乃弘农,此处乃我大隋龙兴之处,多有杨氏族人,杨公若是与此处起事,响应者自然云集。 ”说完看着杨玄感微微点头,这才接着轻笑道:“第三处乃唐国公李。 。 。 ”
“等等!”话未说完,杨玄感已然皱眉打断道:“李渊虽然在太原住过这么多年,但是自汉王叛乱被平后,李渊被陈铁压在京中软禁了这么多年,现在回去哪里还有什么势力可言?”
高士廉顿了顿笑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渊毕竟在那里经营多年,应该还是有这个本事的。 ”说罢连忙将话题叉开,故意笑道:“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只等时机,三处一起举事!”
“恩,”杨玄感点点头,郑重道:“宁可缓缓行事,万不可泄露出去。 ”
高士廉也是郑重点头,与长孙无忌告别而出。
待到出了府门,转了几个弯,长孙无忌这才露出讥笑之色,道:“此人也竟存了妄想之心,实在可笑。 ”
高士廉叱道:“此也不过一般常人想法,你又何必笑他。 ”顿了顿道:“现在耽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