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虽然早有准备,允文心里还是一惊,连忙急声道:“杜公不要误会。 我这也是偶然所得,并非杜公所想的那样。 ”
杜如晦道:“殿下以为我会想到哪去?我只是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殿下今年已然二十,若有中意的姑娘,不妨向皇上提出来,我想皇上万无不准的。 ”允文急道:“杜公越发想岔了,其实并非是。 。 。 唉!”又道:“其实我与她也不过是一面之缘。 当时擦肩而过,连姓什么都不知道,这人海茫茫又能去哪里寻找?”
杜如晦站起身,走到允文放扇子的那张小桌旁,道:“殿下可愿借扇一观?”允文道:“杜公请随意观看。 ”说罢将小扇递了过去。 杜如晦将小扇拿在手中,翻转两面看了看。 见并无什么醒目的标记,又倒转了过来看了看扇柄,果然有一个小小地‘武’字,杜如晦将小扇伸到允文眼前,笑道:“殿下请看,这里的可是那女子地姓氏?”
允文将小扇抢在手中,仔细瞧了瞧道:“不错,十有**就是她的姓氏。 ”接着又叹气道:“这天下武姓之人不计其数,便是知道她姓武又能如何?”
杜如晦笑道:“殿下我猜殿下定是刚才在街上偶遇这名女子,不知可是?”允文对杜如晦猜到这点并无意外。 点头道:“不错。 ”杜如晦又道:“这扇子质地精良,再加上能被殿下看中的必定不是莆柳之姿。 所以这名女子必定是哪位官宦、或者富商人家的女子。 ”允文道:“不错。 ”杜如晦再一笑道:“既有这…,那只要把在京中武姓的官员、富商家中的女子一查,岂不就水落石出?”
允文刚才一直都在沉浸在那女子的容貌之中,人也是浑浑噩噩,这时得杜如晦提醒,顿时豁然开朗,击掌道:“对啊!这番查来岂不容易。 ”一顿又向杜如晦歉意道:“杜公,失态失态。 ”杜如晦笑道:“无妨。 ”
这番允文心中疑惑得解,便急急抓起小扇要起身告辞,杜如晦也不强留,将他送出了府门,等他走远了,这才忽而一笑,转身进了门中。
允文回到大兴城中自己地河南王府,带着一肚子相思过了一夜,第二日天明,允文带人去寻了京兆尹钱无白,说要寻一个京城中武姓的女子。 钱无白不敢怠慢,问明了年纪大小,便急急派人下去查找,隔日便将整个京城里大大小小三百户武姓人家的资料放到了河南王府桌上,其中年纪相似的女子中十之五六还备有画像。 允文从中仔细分辨,将许配了人家的都先放到一边,又想那女子衣裳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