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潮人就有三十万,还是会馆几年前统计的。如果把广府人、客家人、闽南人、海南人,把这几年过来的和出生的算上,我想不会低于一百万。”
“这么多?”
“是很多,全逃难过来的。”
小丫头抿了一小口糖水,若无其事地笑道:西堤潮人比例不算高,蓄臻(湄公河三角洲的一个省)潮人比例才高呢,十个里面有九个潮州人,在那做生意、种地、打渔,现在都叫蓄臻‘小潮州’。”
看着哥哥若有所思的样子,青青又补充道:“除了我们潮州人、广府人、客家人、闽南人和海南人,这里还有侬人、岱人、赫蒙人、傣人、瑶族人,钱老师说他们也是从内地迁来的,只是来的时间比较早,大多生活在北边和山区,以种地打猎为生,不像我们喜欢聚居,也不太会做生意。”
后世曾有专家考察论证过,越南的侬族、苗族、瑶族都是由中国云南及广西迁徙过去的,实际上是广西壮族的分支。
他们祖籍在广西,其语言相通,民俗相同,崇尚中华文化。其中瑶族一大姓赵氏是2200多年前汉南越王赵佗(汉人)和瑶姬的后裔,比宋太祖赵匡胤还要早1000多年。
李为民在那个时代学得是小语种,对越南历史有一定了解,并没有感到特别奇怪,看着橱窗外说着“白话”和闽南话的一个个同胞,喃喃地说:“是啊,我们全是华人。”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小丫头竟煞有介事地纠正道:“才不是呢,我们是华侨!”
华人和华侨是有区别的,华人是外国人,只是有中国血统。华侨是中国人,只是侨居在国外。
想到自己那份法国殖民地政府签发的“第三国”护照,想到外面那些连护照都没有,甚至不会说越南话的同胞,李为民猛然意识到不管堤岸有多少中国人,不管中国人多么有钱,不管为西贡乃至越南做出过多大贡献,在这里始终是“客人”。
摸着脸上平川派军人所赐的伤痕,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客人”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如果客人手里有枪,为什么不能“反客为主”?
现在才1954年,离越南统一还有二十年时间,要是能把这二十年利用起来,完全可以干一番大事业!
重活一次,实属不易,不折腾点动静真对不起自己。
李为民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兴奋,电影什么时候开始,怎么被妹妹拉进去的都记不起来了,一门心思计划、盘算,直到电影快散场时才回到现实。
香港版《阿q正传》,之前真没看过,相对于内地的改编,批判性减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