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意打冷枪。
王金贵坐镇在那里,平均三天参加一次葬礼,“越华文艺研究会”不止一次讨论过,这种没完没了的消耗战继续打下去有没有意义。
似乎知道李为民想到了形势更紧张的鹦鹉角地区,许达壮忍不住提议道:“李先生,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依我看干脆把大部队调上去,配合第五步兵师和民兵自卫队来一次全面清缴,一鼓作气把那个什么阵线的老窝端掉。”
以“工投系”的实力,解决掉盘踞在西宁省及柬埔寨境内的北越人民军和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游击队没什么问题,关键不能轻易开战。
李为民一边在他们的陪同下往前面走去,一边解释道:“西宁省是第三战术区的防区,我们过去人家不一定欢迎;鹦鹉角地区的情况更复杂,柬埔寨跟河内眉来眼去,北越人民军在其境内活动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要是派大部队过去清缴,他们就会在国际社会上搞事。会指责我们侵略。指责我们侵犯其国家主权。
更重要的是。我们现阶段不能暴露实力。
如果下动员令,征招预备役人员入伍,开到西宁去清缴,不仅吴廷琰会顺水推舟下命令,要求我们解决完西宁问题继续北上,帮他收复被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占领的边远农村,甚至连美国人都会提出同样要求。”
桑平祥低声补充道:“我们不能被人当枪使,并且我们人口基数少。不能造成太大损失,根本损失不起。”
许达壮欲言又止地说:“李……李……李先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这么继续跟他们打消耗战?”
李为民轻叹了一口气,倍感无奈地说:“老许,不管我们这些华人有没有入籍,在大多本地人看来我们依然是外人。在他们心目中,经济贡献不算贡献,只有为国家流过血、拼过命才算贡献。才会慢慢接受我们。
从长远看,我们需要鹦鹉角地区、祯沙地区和岘港工业村这三个战场。作为这三个战场的军政主官。你们要有打硬仗,打持久战和流血牺牲的心理准备。”
作为领导祯沙地区三万多同胞的最高官员,作为越华文艺研究会的核心成员,许达壮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想了想之后依然说道:“李先生,打仗我们不怕,关键这个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北越咄咄逼人,美国对政府在绥靖方面迟迟没进展严重不满。吴廷琰不会坐以待毙,必须有所作为。在一帮美国顾问的建议下,搞了一个‘战略村’计划,过完年就开始施行。不管这个计划能否成功,多少能减轻一点我们的压力。只要能够坚持两三年,形势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