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生产。
这只是开始,“叛逆”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让人们看到一个无底的深渊:用这种方法既然能做一个晶体管,为什么不能做它几十个、几百个,乃至成千上万个?
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无极限,他们就像一颗摇钱树。
李为青对此非常重视,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趟硅谷,在不干涉公司经营管理的前提下,加深投资方与经营管理方之间的友谊。
至于澳大利亚的铁矿,那是一个叫汉考克的澳大利亚农场主无意中发现的。
他刚开始很兴奋,锲而不舍的展开前期工作,沿着矿脉,至少认真考察勘探了100公里范围。而他提取的矿石标本,经过再三检验,其纯度甚至比美国的冶炼标准还要高2%,这意味着他发现的铁矿石完全可以直接送入冶炼炉中成为钢铁!
但他很快就失望了,珀斯和堪培拉的政客根本就不相信一个来自丛林、只有中学学历的农场主,居然能在被专家判了“死刑”的贫瘠澳洲,发现高品位的铁矿。澳大利亚政府官员和专家普遍认为,澳洲的铁矿石最多只能继续开采30年。再过五、六年,澳洲就会成为铁矿石的进口国。
这让汉考克陷入两难境地,他想让发现成为实实在在的利益,必须先取得政府授予发现者的特许权。
所以在此之前,他的发现不能告诉任何矿业人士,否则他作为发现者的权益将很难得到保障。而问题在于,政府不仅不相信他发现了优质铁矿,而且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联邦和西澳州两级政府都严禁对新的铁矿进行开采,以实现政府对“即将枯竭”的铁矿资源严密控制。
幸运的是,汉考克不仅是一个执著的人,而且也算是一个富有的人。
不仅自掏腰包支持了所有的勘探,而且在议会游说上做了不少投资。尽管那些官僚机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但经过8年抗争和复杂的“勾兑”,去年12月,他终于获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圣诞礼物:联邦政府正式确认他作为发现者在皮尔巴拉地区的开发特权。
然而,州政府限制开发的禁令并没有解除,就算能够解除,开发方圆数百公里的铁矿,其所需要的资金,也绝不是一个农场主所能承受的,甚至不是澳洲的小小经济体所能承受的。
作为重活人士,李为民再次发挥了先知先觉的优势。
在那些唯利是图的矿业公司,让汉考克那个“乡巴佬”滚蛋之时,通过妹妹的天使投资公司伸出援助之手。以先支付50万美元和未来每年矿产销售额2。5%作为特许权费的条件,抢在英国矿业巨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