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很正常。
因为没记错的话,在另一个时空,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包工头”,在北越打到西贡时逃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再次获得成功,在建筑业这个“老本行”中赚了大钱。然后同阮庆等人一起,召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越南反g分子,成立“自由越南联邦共和国临时政府”,甚至出任过流亡政府主席。
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完全有资格获得美国国籍,但他始终不肯放弃越南籍,只持有可在美国长期居住的绿卡,同蒋总统一样打算反攻。可以说他也是个政治家,只是运气没吴廷琰那么好,没能赶上属于他的时势成为英雄。
有钱了就有想法。
他政治天赋显然被提前激活了,李为民沉思了片刻,突然道:“昌先生,我始终认为人不管做什么一定要靠自己,如果您对未来太过担忧,完全可以利用建筑业联合会主席和越南商会理事的优势,先组建一个政治团体。
想好政治主张和团体章程,动员更多人参与进来,参选下一届国会议员。我会支持,工投公司会支持,再加上别人所不具备的群众基础,相信当选不是什么难事。”
让他们冲在前面,比公司赤膊上阵好多了。
武安东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举一反三地建议“工投系”组建两到三个政党,扶持一两个学生团体,对外是“自发性”的,由他们积极参与政治,公司在背后掌控大局,这么一来会很灵活,又能体现工投公司和工业村管委会具有浓厚的民主氛围。
…………………………
ps:祝各位兄弟姐妹新年快乐!
春节期间,事情太多,时断时续,更新极不正常,估计要到初四,请各位书友见谅!
第一百九十九章富豪政治(二)
送走阮厚昌等新兴富豪,武安东意犹未尽,一边陪李为民踩着柔软的沙滩散步,一边兴奋不已地展望起未来。
在民众的心目中,他们这些工投公司高层全是“干正事的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但事实上恰恰相反。
资本主义,顾名思义,先有资本然后才有主义。
工投公司拥有全越最雄厚的资本,能够影响到全越九成以上的资本家,几乎天天与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并且整个精英阶层大多留过洋,受西方影响远超潘光诞那些反对派,许多思想更右更激进。
只是一直以来韬光养晦,尽可能不卷入西贡政局,显得比较低调而已。
随着公司快速发展,整个管理层的信心急剧膨胀,同副董事长陈世国一样,他极为推崇美式…民主,认为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