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财政压力。
太幼稚了,难道他不知道所谓的改革只会死路一条吗?
吴廷琰认为李为民中了美国人的“毒”,受美国影响太大,患上了严重的“民主幼稚病”。
陈金宣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接着道:“民先生没咄咄逼人。至少给政府留出一点余地。不像潘克丑、潘光诞、陈玉珠他们一样,不管主张正不正确、有没有可行性。先发表什么声明,搞得尽人皆知,逼迫政府不得不出面回应。”
论影响力和号召力,“工投系”比那些反对派强多了。
要是这份“万言书”公之于众,政府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如果得到美国方面明确支持,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会成为压垮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这个角度上看,李为民还是留了几分面子。
吴廷琰长叹一口气,摘下眼镜道:“他错了,他深信的那一套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国家变得更混乱。总有一天,他会后悔的。”
别人只看到“工投系”,看不到隐藏在“工投系”背后的华人。
吴廷瑈追悔莫及,认为当时搞工业村计划,利用华人资本,推动华人入籍,无异于饮鸩止渴。现在华人已利用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背靠工投公司那棵大树,发展成一股能够左右局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
想到这些,吴廷瑈冷冷地冒出句:“或许他们就希望国家混乱,因为只有政局动荡,他们才能浑水摸鱼。”
这些年华人数量急剧增涨,西堤华人慈善公益基金会、侬族发展基金会,以及什么“东南亚潮人联谊会”、“广府陈氏宗亲会”、“越南华商互助会”等二十几个华人团体,竟然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各自小圈子内的华人家庭多生孩子。
他们搞的那些补助项目令人瞪目结舌,比如动员孕妇定期去医院检查,去医院分娩,第一胎只需承担一半医疗费用,另一半由对应的基金会承担,保证母子平安;第二胎只需承担三分之一,第三胎费用全免,而且提供500至2000皮阿斯特不等的现金补助。
教育比医疗更夸张。
迄今为止,堤岸、会安、各工业村、富国岛特区、鹦鹉角地区、祯沙地区,共有华校700多所,不仅有传统的小学和中学,还设有幼儿园或学前班。学区内儿童只需缴纳很少的学费,家庭困难的免费入学。
校园环境好,教学质量高,学费低廉,再加上施行越、中、英或越、中、法“三语教育”,孩子长大后会更有前途,以至于许多工业村内的越南人,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华校,都能说一口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