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队将为你们空投战斗所需的弹药补给,同时搭载2号接应点有可能受伤的兄弟。你们只接受过两次机降作战训练,一定要把握住节奏,不能慌不能乱。”
“是!”
黎永亮点点头,继续说道:“作战计划马上下达到各中队,具体任务、敌方情报、行动时间、行军路线上面全有,现在还有时间,大家认真研究一下,10点整准时休息。”
各中队任务都是不一样的,四中队拿到作战计划赫然发现,目标村庄竟然有两个内线,他们会在村外接应,对上接头暗号之后会分别带领7分队和8分队,执行营救和突袭越g指挥部的任务。
第二百一十九章营救行动(二)
零点三十分,第一批人员纷纷被叫醒,洗脸、吃饭、点名、检查武器弹药,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特种部队经过“魔鬼式”训练,大半夜紧急集合是家常便饭。第5步兵师防区周边全是敌人,被作为尖刀使用的侦缉队实战经验最丰富,参与行动的32名官兵是从全大队抽调的骨干,从起身到洗漱再到集合几乎没发生什么声音。
“自由高棉”游击队一直被柬埔寨政府军围剿,生存环境恶劣,大半夜转移是常事,虽然没经过正规训练,队伍中甚至有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但表现得也可圈可点,整个萨敦营地有条不紊,没哪怕一丝混乱,只有大战前紧张的气氛。
按照作战计划,参战部队共设立三个指挥部。
第四战术区情报处长黎广申率领“自由高棉”,深入越南境内15公里设立指挥部,占据有利地形构筑狙击阵地,在接应突袭部队的同时阻击追兵掩护撤离。
生怕他这个“外来和尚”指挥不了散漫惯了的游击队,杨世祖亲自随行。
打仗就是打后勤,为确保行动成功,特种战指挥官黎永亮一接到桂青山提供的情报就与第5步兵师沟通,并利用苏有才的渠道,在短短三天内给交通不便、人迹罕至萨敦营地,送来400多吨武器弹药、直升机油料等战争物资。
“自由高棉”跟着沾光。
300多名游击队员全部换装,之前的法式、英式和日式武器全换成美国造,不仅有了轻重机枪。而且有12门迫击炮。
肩上背的是m1卡宾枪或汤姆森冲锋枪。胸前挂着几枚香瓜手雷。头上戴得是钢盔,连刚才吃得都是薄寮工业村制造的罐头,弟兄们士气高昂,杨世祖感慨万千,真有些羡慕财大气粗的越南华人同胞。
“申处长,时间差不多了。”
孤军深入,四面环敌,力量对比悬殊。这次行动无异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