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喝完杯里的最后一口果汁。侧笑道:“宁裕。李先生以前曾发过誓,说等将来有了钱,要买一架最先进最安全的飞机当专机,要请技术最好的机长驾驶。”
孙宁裕一愣,忍俊不禁地笑道:“现在有钱了,可还是一样坐航空公司客机。”
“他不是买不起,也不是舍不得,而是怕影响不好。李小姐在美国就没这么多顾忌。要么不买,一买就是两架私人飞机,一架直升机,一架喷气式,听说连机场都是私人的。”
知道李大小姐有钱,但真不知道李大小姐这么有钱,孙宁裕将信将疑:“两架,还有私人机场?”
“骗你做什么。”
何天明伸了个懒腰,扶着前排座椅道:“直升机停大厦楼顶,喷气式客机停在新泽西。想去哪儿去哪儿,想什么时候起飞就什么时候起飞。”
“帝国大厦楼顶好降落直升机吗?”
“早搬了。现在有自己的摩天大楼,离曼哈顿唐人街不远,只是没帝国大厦那么高。”
“自己的?”
“李小姐投资开发的,59年动工,去年夏天封顶,今年投入使用。本来打算叫‘越美大厦’,后来感觉这个名字不够大气,就改为‘亚美中心’。”
孙宁裕一直负责“越华文艺研究会”和第四战术区方面的事务,对这件事真一无所知。何天明笑了笑,接着介绍道:“一共58层,工投公司美国分公司,东亚银行、西贡银行、华侨银行、南洋银行在纽约的分行,越华保险、富国电子美国代表处全搬过去了。还有酒店,我们这次去纽约就住那儿。”
身边这位华青会的发起人,最初做青年华人组织工作,后随钱先生一道去鹦鹉角地区接纳安置柬埔寨及老挝华人,在堤岸和鹦鹉角农村呆的时间比较长,直到第一批留美人员回国才去美国进修两年。
老板显然想让他多接触一些其它事务,没让他回堤岸或鹦鹉角,而是留在身边当助理,专门负责工投公司业务方面的事务。
到美国之后的日程是他安排的,他说住哪儿应该就住哪儿。孙宁裕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似乎在美国呆了两年,没什么人可以交流,何天明回国以来话变得比之前多,看了一眼舷窗外的蓝天白云,又问道:“宁裕,刚才看你发呆,在想什么,是不是想女朋友?”
这次去美国是包机,后面六排乘客全是“防务装备需求委员会”的专家,中间两排是阿成等来自头顿工业村警察局的护卫,后面是随老板去美国参加一年一度“越南商品交易会”的企业家,可以说飞机上全是自己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