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祭拜见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纷纷带着自己觉得不错的小儿子小孙子,只恨不得景王妃与淑妃立马就看中自己带来的孩子,好让自己孩子有个好的出路混个王爵出来,自己一颗心就放下了。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竟是比景王的死还要热闹,毕竟死者已矣,活着的还想着那个郡王位。
就林氏得知这消息,发现皇帝是真爱三皇子这个儿子,愿意给景王过继个儿子,让景王妃日后也有个依靠,也庆幸自己好歹送了个妹妹进宫,到底还不到认输的时候。
想自己妹妹极有可能诞下一个皇子,然而景王妃过继一个到底不是亲生的,又与皇帝没有直接血缘关系,日后皇帝的心总会偏向自己的亲儿子而不是没有血缘的孙子,林氏才彻底安下心来,再来想南阳侯在想的问题。
之前她早与景王有些牵连,一来想的是防着景王妃给景王画个饼,二来也想借着景王得些消息,好在京中能得做些安排。
只不过以前景王还重视着魏家,虽没有拒绝她的示好却也与她少有消息往来,之后魏家出了事,景王与她来往多了,却偏偏在这关头死了,竟是让她花了那么多的银子跟精力最后一场空来。
如今南阳侯回不了边关,她又焉能有不急的。
南阳侯日后的前程除了他自家没人会关心,景王的嗣子问题闹了差不多半月却是决定了下来。
景王妃与淑妃挑来挑去终于看中了一个,乃是宗室里与景王同辈,排行高祖第七支,如今爵位只剩下一个伯爵的他家小儿子。
皇室中过继子嗣这种事情,其实与一般人家里差不多,无非是从血缘近的选着走。
皇帝生有四子,除了四皇子不过十岁,其余都已成婚,不过二皇子独得一子,要论血缘亲近,就只得往子嗣多一些的太子的孩子里面选。
不说太子有子的孺人不愿意自己儿子被过继出去,毕竟等到太子登基后,自己的儿子再差也是一个亲王比如今去当嗣子的爵位郡王要高一等,就是淑妃也不愿意过继皇后的孙子。
如此再往外选,与皇帝这一支是近是远便不打紧,就可选自己心中最为满意的一个。
而往旁支里选,比在本支里更不看重嫡庶,相反许多人更喜欢庶出的,最好是生母过世的,只因与原来那家关系最浅。
景王妃与淑妃选中那孩子倒是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