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的罪名,怎么可能还能让侯府重新接纳?这老东西是糊涂了吗?
当年萧老祖宗也算是官居一品,做过权臣之人,他这么说,南阳侯的心思就动了起来,就问道:“老祖宗可是听着甚风声了不曾?”
要是没听到风声,就他那般的性子为何说出让他去与魏氏求和的话来。
萧老祖宗只冷哼了一声,“风声?老朽致仕多年,何来的风声?亦不过是子孙无能,闲来为族人操心罢了。”
这就是知道些消息了,南阳侯忙道:“萧家各支终为一体,还请老祖宗尽言。”
老爷子点了点拐杖,“你岳父被灭了三族,乃是哪三族?”
在大庆,抄家灭族,三族、九族各自的说法都不同,一般来说三族是妻族、父族、母族,然而亦有别的说法,如父族中便包含了儿媳、女婿那一家子。
当年下罪魏家之时,倒也是常用的父、母、妻三族。
“九哥,你倒告诉弟弟,魏侯爷的三族都有谁?”萧二十四看了一眼自家祖父得到示意后,才与南阳侯问道。
然而萧二十四也并非真要南阳侯说,只自己就说了出来,“魏侯爷的母族,当年乃是老魏侯爷的下属,为边关人士,男丁倾家战死,最后仅余魏侯爷之母。至于魏侯爷的父族,当年魏侯爷上有两兄,皆未成婚而战死。魏侯爷的妻族,本家中独女,父母又早离世。所谓灭三族,实则除了魏侯爷与魏家小侯爷之外,无一受牵连!”
南阳侯嘴角动了动,竟是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萧二十四又道:“便是九嫂娘家的两个嫂子,魏家大郎早战死,大嫂便在出事之时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将孩子过继于娘家隔房无嗣长辈名下。魏家二郎妻子更是以娘家后继无人为由,也将子嗣带回了娘家。名义上魏家子嗣断绝,然而实际又如何?”
“可陛下并未追究魏家大郎二郎媳妇带子归娘家,已经摆明了对魏家是有情义在,对当年魏氏通敌造反之事尚有疑虑!九哥你到底糊涂到了什么地步,才一回京就为了个沽名钓誉的女人逼得九嫂与你和离?”萧二十四虽是年轻,然而常年受老祖宗的影响,对朝局对皇帝的了解也算是透彻,因此十分不明白南阳侯脑子里装的到底是脑髓还是豆腐渣来。
“九哥要觉得这还不够明显,那六关在魏侯爷掌权后的守城将领是谁?”萧二十四再问道。
当年守城之人,陛下换的是常乐。南阳侯被萧二十四一语点破,脑中豁然开朗,然而时也晚矣。
“常乐乃流民出身,无宗族,从几岁幼儿开始投身将军府,十四岁跟随魏侯爷上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