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听得景老先生说萧安赤诚,也只是一笑,“因为我儿赤诚,与人从未有过坏心,便让老先生觉得好算计了?老先生与其说是看中了我儿,还不如说是看中了太子。只是太子身边如何轻易插得人进去,才把主意打在我儿身上罢了。”
什么想把出身大家的萧安收为关门弟子,与自己其他几个寒门的弟子互相扶持,其实看中的还是萧安当年在三关时对太子的助益,想借萧安的手,与太子攀上罢了。
太子身体不好,若是真熬不过当今,太子所属的势力自然会顺着移入同胞弟弟皇子泽手中,到那时想来景老先生的几名弟子比太子如今的亲信在皇子泽面前要更值得重用。
何况三关只要拿得稳兵权,再不济可学先前九关那一套,在朝廷中寻盟友之事,还真可有可没有。
魏氏都觉得景老先生糊涂了,道:“老先生早有入仕之心,又何须流连山水,浪费光阴,该早早入朝才是。何必等到如今,连南魏都入了京,只怕是太迟了。”
南魏,就算萧安当初没愿意跟着改姓易族,凭着萧安的外家姓魏,南北魏合宗,南魏与萧安也是天然的同盟。
景老先生这样的说法,可说服不了魏氏,萧安在朝廷里,可真不是毫无助力。
让魏氏说,景老先生早年不把光阴耗费在山水之上,如今想来也不用愁弟子的前程了。
景老先生也笑了,道:“南魏再好,却也有纯臣之心,且是萧侯外家,只怕就是萧侯与太子之事不成,南魏虽有名望但有实职却是难。这从这一点来看,如何比得我那几个弟子。将军觉得这话可有道理?”
南魏的确是好,名望高,选择出仕也的确是能令帝王高兴,然而高兴归高兴,哪个不糊涂的帝王会真愿意这样一个家族的人出来掌握实权撼动朝廷?还以为在数百年前,世家林立,可操纵皇位归属之时?
这一点南魏也明白,所以为了前程,必然是会选择做纯臣,得帝王放心,才好更进一步。
而三关与南魏虽有血脉之情,却也难免许多时候都靠不住。
景老先生见魏氏端着脸,就知刚才那几句是被听在耳里的,又道:“老夫一生只求逍遥,无妻儿拖累,只是越到年迈越是放不下那几个孩子。将军也是有儿女之人,想必也明白老夫之心。纵然他们非我亲子,然多年感情岂是假。老夫此生无意仕途,矢志不改,却也还想在临终之前多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