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凌云认真的感谢,或许,他真的难把这高家的茶业做大做强,为高家为高浅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茶叶在唐朝以后,一直都是由官府专卖,收取重税。但是在隋朝,茶叶还没有专卖,不过茶叶却一直是一项需求很大的商品。上至九王至尊,下到平民百姓,都有饮茶的喜爱。甚至茶叶还是与北方胡人之间的一项重要交易商品,茶叶能换回马匹皮毛等物。
现在有了高浅雪的大力支持,又有这么好的外部环境,凌云相信,自己到了大隋之后的第一个项目,可以做的很好。
高浅雪把高家遍布江南的三十多座茶园和一百多家开在各州的茶铺交给了凌云,直接吩咐下去,以后这些茶园和茶铺里,上到管事,下到伙计茶农等全都交给凌云管理了。甚至,还让木兰和青莲两丫头做他的项目助理,又从庄上拔了二十多个仆役小厮给他跑腿办事。一下子,凌云就有了自己的项目部和直属手下,看着东院里站着前来报道的这群手下,凌云忽然有种激情澎湃的感觉。
第29章茶与故事
有了浅雪的全力支持,人力物力上的全面配合,凌云的新茶制作的比预想中的还要顺利。不过头一批茶只是试验阶段,因此量也很少。凌云炒的第一批茶叶,全是从高家庄不远的茶庄新鲜采摘送来,完全是按照凌云的采摘要求采摘,而且都是只采用最高品质的一芽一叶。这些茶都是**山狮子峰茶园所产,不过并非什么当世名茶。凌云这几天也对此时的茶种做了些功课,找了几个茶铺的掌柜仔细询问。知道如今最有名的茶,是产自剑南雅州名山蒙顶山的蒙顶石花,次以浙江湖州的顾诸紫笋茶最为知名,宫廷以及贵族豪门,几乎都是用采用这些名茶。
此时扬州淮南一带,在后世属于江苏和安徽地区,淮南此时虽然与蜀中和岭南同属三大产茶地,可却缺少顶级名茶。江淮一带的茶以寿州的霍山黄芽、六安茶、天柱茶,宣州雅山茶为出名。而**山所产茶虽在本地口碑不错,但在所有的茶中,却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而已。不过在后世,与**山只隔江相对的南京雨花台山丘却出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雨花茶。这在凌云看来,**的茶还是有不错的基础的,北面的寿州有霍山黄芽,六安茶,天柱茶等不错的上等茶,而南面又会有雨花茶这样的名茶,那么**山的茶缺的只是一个包装的机会而已。
隋朝人会不会喜欢喝泡的茶?凌云看来这是肯定的,他们现在都喝煮茶,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喝过炒制的泡茶而已。
把从狮子峰采摘下来的新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