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机构了。如今高颎走了,可尚书省还要杨素和苏威这两人,苏威还好些。他相信这个人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但杨素就不同了,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且能力极强的人。能力与高颎不相上下,但野心更盛。也更年轻。易风不希望高颎虽然走了,可尚书省依然一家独大。
高颎当然是清楚这里面的细节详情的。可他都是已经走的人了,何必跟杨素过不去,因此只是不接话。
“我有个打算,等明天朝会上太师正式致仕之后,朝廷宣布尚书令将永不再授人,以示对高相的嘉赏。”易风笑着道。
高颎听了心中微微一动,成为本朝唯一一个尚书令,这确实是人臣的殊荣,不过他相信这绝对只是皇帝心里更不想以后再把这个尚书令的重职授人而已,嘉奖他不过是顺便为之。
“我还有个想法,打算设立政事堂,让宰相们集中办公。尚书省之左右仆射、门下省之纳言、内史省之内史令皆加平章政事衔,为宰相,再以秘书监、御史大夫、吏部尚书、民部尚书、京兆尹加参知政事衔,为副宰相。政事堂九相执政,在政事堂中集中办公,宰相们轮流值政事笔,政事堂设在门下省。政事堂与枢密院,一执政一掌军,文武相济。”易风向高颎透露着自己接下来对于朝堂局势的改变计划。
虽然易风只说了这么一个大概,可高颎已经马上听出来了这里面的重要之处。
最重要的就是政事堂了,以往三省六部制,朝廷的制度是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尚书省不轻易设尚书令,因此实际上尚书以左右仆射为主官,因此三省有四个宰相。但因门下和内史省权柄都被尚书省侵占,因此实际上宰相就是两个,左仆射为首相,右仆射为次相,内史令和纳言,空有虚名而已。可现在不一样了,政事堂集中办公,意味着在原来大权独揽的尚书省之上还有一个政事堂,而政事堂却有正副九个宰相,还有一个什么政事笔,不用说一听名字就知道,宰相们轮流掌握这支笔,谁握这支笔谁就算是首相了。如此一来,岂不就等于左仆射也就不再是首相,而是九个宰相轮流执政了,这可就不再是只有虚名的宰相,而是真正的宰相了。
显而易见,这个政事堂就是奔着如今独揽大权的尚书省去的,甚至政事堂都不设在尚书省,而是设在门下省。